绿色建筑规划系列研究

         概念: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就是指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充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尊重文化,集成适宜的建筑功能与技术系统的设计,坚持本地化元策,具有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能力,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并对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建筑规划设计。
         理念:绿色、环保

存在的问题

         对生态旅游的市场缺乏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市场定位不明确;

         选址和规模的确定缺少依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自然景观资源破坏;

         项目缺少特色,受时髦、流行的市场影响,项目建设重复性很大,造成直接竞争资金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设计、施工不够精致,雷同缺乏新意,对生态主题和内容挖掘肤浅,难以吸引游客。

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大体有“表现生态型”、“生态表现型”和“两者兼具型”三类:表现生态型、生态表现型、两者兼具型。

 

在具体实施上,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以自然为向导 、增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

 

发展趋势

建筑的六大新综合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新综合、功能多元化新综合、历史文化新综合、技术利用新综合、经济价值新综合、邻里社会性新综合。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大事记

绿色建筑首先从建筑节能起步,建筑节能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绿色建筑概念也被引入和应用:

2005年10月,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

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并于2007年启动“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2007年,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正式启动绿色建筑评价工作;

2012年4月,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政策激励机制;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转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凸显我国政府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坚定决心与支持力度;

2013年4月,住建部又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将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推广力度。

我国绿色建筑规划案例

案例一、天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规划(2017—2025)

 

案例二:天津西青区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园策划方案

 

案例三:河北建德集成建筑产业示范园1期A厂房钢结构建筑设计

 

 

案例四:鲲鹏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 ——西三旗宾馆改造工程

 

项目原则

◆功能协调性原则

通过适当的改造建筑外立面风格及地面材质,形成了有序的、层层递进的、生态良好的视觉效果。实现传承文化、业态、景观三大功能相互交融彼此协调的现代艺术景观环境。

◆效益共赢性原则

景观、文化、环境、经济效益的巧妙结合,实现景观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四者共赢的局面。

◆自然生态性原则

时代广场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植被,选用适宜树种,满足绿化需求,改善城市环境,营造植物景观,增加屋顶花园设计改善局部小气候。

 


 


上一篇:中机院带您探析全球12大经典特色小镇

下一篇:大健康产业投资机遇专题研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