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期秉持的建园理念。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下行、 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形势下, 昆明高新区紧盯国际国内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大力培育“高精尖”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争做创新型云南建设排头兵。
经过不懈努力,园区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量增质优。 2015 年,园区完成营业总收入 1680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05 亿元,同比增长 9.38%。今年以来,发展态势更加强劲, 1-5月,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9.69 亿元,同比增长 28.17%,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76.26亿元,均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为打造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首位聚集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起点定位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兴建的高新区,要在创新发展的大浪潮中实现后发追赶,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高起点引进和培育项目,快速催生一批新兴产业。为此,昆明高新区于 2014 年启动转型升级工程,实施“科技创新强区、特色产业立区”战略;完善产学研柔性平台、孵化器催化平台、科技金融创新平台”三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生物医药、 IT、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六大基地。通过两年艰苦努力,昆明高新区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优势凸显,新兴产业蓄势待发的良好局面。生物医药、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IT 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营业收入分别占园区总收入的 21%、52%和 7%。
昆明高新区坚持把引进高科技项目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招大引强,选优选精。园区招商团队紧跟产业发展最新态势,在产业引进和培育方面追高逐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果转化,两年来,基因科技、无人飞机、智能机器人、量子通讯、 3D 打印、智能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人脸识别、电子商务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和项目逐个进区落地。先后建成泛亚 3D 打印创新基地,云南增材佳维生产的云南省首台 3D 打印机成功下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D 融覆设备研发顺利推进;云南冶金集团创能铝空气电池填补国内空白;云南慧奥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西南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验证通道系统”(人证核验闸机,人脸闸机);五龙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
围绕建设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昆明高新区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生物医药产业日渐成为园区发展最快最好的产业。国药集团、博奥基因、华大基因、江苏舜喜、海正药业等一批企业陆续入驻,云南特色植物药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龙津药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一期)等项目投产。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聚集了全省 80%规模以上生物企业,以香港积大制药、云南白药集团、昆明制药集团、沃森生物、龙津药业、国药集团云南医疗器械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企业达 250 多家(含销售流通企业),营业总收入达 365 亿元。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经成为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促成德国拜尔和滇虹联姻,以 36 亿元整体收购,拜耳滇虹一期已正式投产。原滇虹班底重新组建贝泰妮公司,仅医学护肤品薇诺娜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就实现销售收入 8000万元,目前已引入红杉资本, 2018 年将上市融资 100 亿元以上,企业重组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高标准建设 搭建科技支撑平台
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加速器。昆明高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科技平台,搭建新型创新载体,制定了“科技创新服务三平台建设六年行动计划”( 2015-2020 年),财政按本级年度一般预算支出的 5%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集中发力于加快三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园区经济从“线性增长”到“非线性爆发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
近两年来,昆明高新区先后被科技部批准和认定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示范单位、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园区企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想集团、中国网库等中关村内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产品研发、软件开发、临床实验、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卢秉恒院士工作站、北理工大学昆明产业技术研究院、北理工科技园云南园落户昆明高新区。“手足口病灭活疫苗扩大产能关键技术研究”等 3个项目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立项。与国泰君安合作发行债券 15 亿元,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迈出了历史性第一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昆明高新区立足于建设人才特区,大力培养、引进、聚集各类人才,先后出台了《昆明高新区鼓励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昆明高新区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暂行办法》《昆明高新区高端科技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人才政策,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到园区兴业创业。目前拥有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 4 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70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12 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36 人。高端人才的加盟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按照云南省与科技部 2015 年部省会商要求,昆明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完成《昆明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方案(送审稿)》。此外,昆明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进“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昆明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建设,先后安排近 3000 平方米的众创空间,通过实际入驻、虚拟入驻等方式,集中提供创业辅导培训、政策落实以及各类行政许可代办等服务,引导支持创业、创新。
目前在孵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企业达到 52 家,吸纳直接就业人员 500 人,间接带动 5000 余人就业。与清华科技园合作共建启迪孵化器,创业咖啡吧、创客空间等新型创业模式正在兴起,云科高新众创空间获科技部认定,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