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爱好者们有福啦!各地发展高质量户外运动的机遇也来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启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项目征集,还会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这不仅是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为各地打造特色户外运动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形象提供了绝佳机会。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次建设项目的关键信息。
一、明确建设任务,锚定发展目标
本次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 “两山” 理念,围绕资源利用、设施建设、服务升级、赛事发展、产业融合、安全治理这六个关键方面展开。目标是到 2030 年,建成 100 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活动丰富的户外运动场所供大家选择,无论是登山、骑行、水上运动还是露营等,都能有更好的体验。
二、清晰建设程序,规范申报流程
地市谋划:有积极性的地级市(州、盟)或省直管县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要深入挖掘本地优质特色户外运动资源,明确优势项目,合理规划目的地的空间布局和边界范围,然后精心编制建设方案。这就像是为目的地绘制一张详细的发展蓝图,从场地规划到项目设置,都需要充分考虑本地的特色和优势。
省内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发挥指导作用,组织省内有条件的地区参与。各省(区、市)相关部门会对各地的方案进行筛选,在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将最具潜力的地区推荐上去。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省内的 “预选赛”,只有表现优秀的地区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
国家复核:国家多部门会组织专家对各地提交的材料进行联合审查和评议,最终确定建设名单。这一步非常关键,专家们会从各个专业角度对申报地区进行评估,确保入选的地区都具备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实力。
建设实施:入选地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建设目标,保障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还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运营方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让目的地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
政策支持:国家不仅会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相关部门还会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审批流程。这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让建设地区能够更加安心地开展工作。
总结推广:国家会跟踪建设进展,对成效进行评估,实行动态管理。还会推广典型经验,让各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严格建设条件,确保建设质量
基础条件扎实:建设地区要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发展户外运动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为户外运动提供优质的环境和服务。
政府积极推动: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将建设工作纳入重点项目清单,制定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政策。
发展潜力巨大: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丰富的赛事活动,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还要能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财政稳健保障:地方财政要稳定,既能支持项目建设,又能保证后续运营,避免出现资金问题和新增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杜绝 “政绩工程”。
四、把握申报要点,抓住发展机遇
省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建设地区要加快编制高质量的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各省需要在 2025 年 7 月 15 日前,将不超过 4 个推荐名单及建设方案报送至国家相关部门。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要充分准备,积极申报。如果在申报过程中遇到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编制建设方案、如何争取资金支持等,欢迎咨询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