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2025国家零碳园区申报全周期行动指南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7-22  点击:387
本报告基于德谷源投资对近期政策文本、典型案例及金融机构支持工具的梳理,为拟申报主体提供“路线图+时间表+资源包”三位一体的实操指南,并给出资本金、基金及碳金融服务的综合方案。

零碳园区是推动“双碳”战略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2024-2025年度,国家部委与各省市相继出台零碳园区评价与试点申报细则,财政、金融、土地、用能等配套政策持续加码。


本报告基于德谷源投资对近期政策文本、典型案例及金融机构支持工具的梳理,为拟申报主体提供“路线图+时间表+资源包”三位一体的实操指南,并给出资本金、基金及碳金融服务的综合方案。


一、政策背景与申报窗口

1.  国家层面

•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3年滚动、100家示范、1000家培育”目标。

• 2025年1月,《零碳园区评价规范》(GB/T 427××-2025)正式发布,零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核心指标(范围1+2碳中和)+3个约束指标(能效、绿电、CCUS)+5个激励指标(数字碳管理、供应链降碳、碳汇、碳金融、创新机制)”构成。

• 2025年度首批试点申报窗口:7月25日-8月30日,采取“省级初审-部委复核-第三方核查”三级流程。


2.  地方层面(摘录)

• 江苏省:对通过部委复核的园区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奖励,优先保障新增可再生能源指标。

• 广东省:推出“碳中和贷+减碳贴”组合,贷款利率下浮30-50bp,省财政按实际减碳量给予20元/tCO₂e贴息。

• 上海市:零碳园区项目可纳入REITs试点,原始权益人自持比例降至20%。


二、零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精要

2025国家零碳园区申报全周期行动指南

三、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阶段1:项目储备(7月25日前)

• 组建“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第三方咨询”联合工作组。

• 完成碳盘查基线(2023-2024年数据),出具《零碳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阶段2:省级初审(7月25日-8月10日)

• 向省发改委/工信厅提交《零碳园区创建申请表》《碳中和实施方案》《合规性声明》。

• 省能源局出具“可再生能源指标承诺函”。


阶段3:部委复核(8月11日-8月30日)

• 通过国家“双碳”一体化管理平台线上填报,上传第三方碳核查报告(需CNAS认可)。

• 部委组织专家答辩,重点考察“技术路径经济性+投融资方案可行性+长效运营机制”。


阶段4:公示与授牌(9月中旬)

• 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三部委联合授牌“国家零碳示范园区”,纳入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目录。


四、关键材料清单

1.  园区批复及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说明

2.  2023-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ISO 14064-1)

3.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及电网接入意见

4.  CCUS或碳汇项目备案文件

5.  投融资方案(含资本金证明、银行授信、碳金融工具)

6.  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7.  供应链协同降碳协议(链主企业盖章版)


五、园区申报投资合作

1.  零碳基金

• 优先级LP:保险机构、养老金,预期IRR 6-7%

• 劣后级LP:园区平台公司,GP跟投5%

• 投资标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工业热泵、CCUS撬装装置


2.  碳资产证券化(碳ABS)

• 基础资产:园区绿电收益、碳减排量(CCER)

• 发行规模:首期5亿元,期限3+2年,票面利率2.8-3.2%


3.  碳中和REITs

• 入池资产:屋顶光伏、充换电站、供能管网

• 发行规模:10-15亿元,权益人自持比例20%,聘请咨询公司担任财务顾问


4.  碳管理SaaS+咨询

• 与腾讯云联合推出“零碳园区数字孪生”产品,首年免费部署,后续按0.02元/kWh收取服务费

• 全流程申报辅导:20人专家团队,45天交付,费用150-200万元(可部分换股)


六、风险提示与对策

1.  绿证价格波动:建议锁定5-10年PPA,配套储能降低曲线偏差。

2.  CCUS技术成熟度:优先采用“化学吸收+化工利用”成熟路线,规避咸水层封存地质风险。

3.  碳资产确权:CCER重启后需关注方法学更新,聘请咨询公司提供“CCER预评估+签发托管”服务。

4.  REITs现金流稳定性:建议与政府签署“保底发电量+调峰补偿”协议,增强评级。


七、结论与建议

2025年度首批零碳园区申报竞争激烈,预计全国上报项目超400个,最终名额40-50个。建议拟申报园区立即启动基线盘查,锁定可再生能源指标,并在8月10日前完成省级初审材料。


建议有条件的申报园区选择专业咨询公司合作,采用“资金+工具+咨询”一体化介入,帮助园区提升综合评分,有利于申报园区进入部委复核名单。



上一篇: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如何认定?
下一篇:陕西长武:提升园区能级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