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启动高质量零碳园区创建工作,首批35个申报园区中10个具备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条件。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能源局、工信厅通过“遴选评审+实地调研”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园区降碳新模式。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将零碳园区建设列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按照自治区发改委《关于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遴选的通知》(内发改环资字〔2025〕468号)要求,组织各地区先行启动有条件、有意愿建设零碳园区的园区申报,结合能源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园区建设意愿等,共谋划了35个园区申报建设零碳园区,其中有10个园区拟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
据了解,零碳园区培育建设聚焦解决自治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明确了四方面的建设原则: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抓手谋划零碳园区,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创建零碳园区,实现能源转型、产业脱碳、园区降碳与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相协调;以重大项目落地为基础培育零碳园区,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增强绿电等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以绿色产业集聚为落点建成零碳园区,通过培育建立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传统产业深度脱碳和新兴产业低碳发展路径。
零碳园区创建申报国家级的申报流程
内蒙古零碳园区创建申报国家级的流程严谨规范,涵盖多个关键环节,旨在精准筛选出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园区。以下是具体流程的详细扩写:
首先是申报启动与筹备阶段。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能源局、工信厅等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关于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发布《关于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遴选的通知》(如内发改环资字〔2025〕468 号)。该通知明确了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申报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园区建设意愿、降碳潜力等核心要素,同时细化了申报所需的材料清单,如园区基本情况介绍、零碳建设规划方案、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分析、重大项目谋划清单等。各地区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园区进行申报动员,指导园区对照申报要求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接下来进入材料提交与初审环节。各申报园区按照通知要求,将整理齐全的申报材料报送至所在地区的发展改革部门,由地方部门进行初步审核。地方审核重点关注材料的规范性、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对存在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的园区,及时反馈并要求补充完善。审核通过后,地方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层面随即组织专业团队对申报材料进行集中初审,从园区的能源结构、产业布局、低碳技术应用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初步筛选出符合国家级零碳园区创建基本标准的候选园区,形成初审名单。
然后是实地考察与评估阶段。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能源局、工信厅等部门,组建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政策研究人员组成的实地调研工作组,对初审通过的候选园区进行现场考察。考察采用 “遴选评审 + 实地调研” 相结合的机制,工作组深入园区实地,核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碳排放状况、已落地或规划中的绿色能源项目(如风电、光伏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场景等,同时与园区管理方、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园区在零碳建设中的具体思路、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实地考察结束后,工作组根据考察情况形成详细的评估报告,对每个候选园区的优势、不足以及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可行性进行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
随后进入评审与公示环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国内零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结合初审意见、实地考察评估报告以及申报材料,对候选园区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审,重点围绕园区的能源转型路径、产业脱碳方案、重大项目支撑能力、绿色产业集聚潜力、管理模式创新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和打分。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拟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名单,并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通常为 7 个工作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反馈。公示期间如收到异议,相关部门将进行核实处理,确保名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最后是上报与国家层面审核阶段。公示无异议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拟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名单及相关材料正式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相关部门。国家层面按照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创建标准和评审流程,对申报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必要时可能组织专家进行复核或实地抽查。审核通过后,国家相关部门将正式确定国家级零碳园区名单,并予以公布,纳入国家级零碳园区培育建设体系,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整个申报流程严格遵循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 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都公开、公平、公正,从而选拔出真正具备实力和潜力的园区,推动内蒙古零碳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国家 “双碳” 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