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0-19  点击:3909
文章初步解读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设计从使用需求入手,融入单元式生长理念,着重介绍了立体能源主轴设计。力求打造布局合理、设计科学、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的新型产业园区。

文章初步解读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设计从使用需求入手,融入单元式生长理念,着重介绍了立体能源主轴设计。力求打造布局合理、设计科学、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的新型产业园区。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供应商,并建立了全球业内最大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为提升战略布局,适应未来快速成长,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贝特瑞于金坛区华罗庚科技产业园设立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建设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
 
1.2 区域位置
项目基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经济开发区南侧华罗庚科技园(以下简称华科园)。金坛经济开发区为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为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经济开发区之一。华科园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吸引高端、高效、节能、新能源、环保产业入驻。随着绿色电源项目向华科园集聚,华科园将形成较为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绿色电谷”。
 
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选址场地较为方正,北侧为华业路,东侧为园区主干道水北路,南侧为城市主干道江东大道,西侧为复兴路,地势平坦,区域位置优越,市政条件完善,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
 
1.3 规划设计原则
1)以满足建设目标和工艺需求为前提,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2)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的规划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
 
3)兼容多样性———运用模块化设计,体现工业生产的兼容性,满足产品多样化需求,打造国内国际领先的产业园区。
 
4)充分考虑柔性化,便于工艺变化和生产调整。
 
5)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舒适、宜人园区环境。
 
2 规划设计
2.1 单元式生长理念———由“一心”牵“一带”,由“一带”领“一面”
引入单元式生长的理念,以用地南端圆形平面的总控展示用房为源头,所有建筑似从中间的主轴生长出来,正负极材料生产厂房与主轴相连,按照各自的模数进行重复和生长。主轴似树的枝干向各个建筑输生产需要的动力能源(见图1)。
 
规划兼顾考虑到园区北侧地块未来可能作为产业园二期用地,在未来北侧地块的规划中,主轴可以继续向北延伸,将生长的理念融入两次分期规划中,使得分期规划更好的和谐统一。
 
2.2 功能分区设计
园区内建筑分为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区、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区、动力及辅助配套用房区、科研办公用房区四大功能区。中心轴线上布置空分站、空压站、总控用房、餐厅等能源动力及配套用房;主轴西侧布置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区;主轴东侧布置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区;园区东南侧为科研办公用房,结合园区主入口形成水平展开的景观面,便于形成园区对外的形象展示。动力用房接近负荷中心,缩短管线传输距离。此外,分级分区的功能布局降低输送能耗损失的同时,又便于园区建设的分期实施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以及适应未来产品更新迭代变化的需求(见图2)。
 
 
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总体平面图
图2 总平面
 
在总体规划上,整个厂区设计呈中轴对称,体现了生产组织的秩序井然,格局严谨,使园区形象与生产功能紧密结合、内外统一。规划结构清晰有效,建筑朝向合理,道路简洁顺畅。
 
2.3 立体能源主轴设计
规划从点、线、面出发,整合了诸多辅助功能在内的立体能源主轴很好地呼应了“聚焦、引领”园区的思想,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系统。
 
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通过连廊串联起各生产厂房。一层以动力用房和辅助用房为主、二层以人行平台为主的立体能源动力中心主轴,涵盖了停车场、动力管廊、景观休闲步道、总控用房、餐厅等多种功能(图3)。形成空间立体、高度集约的网络架构,并将基地格局划分成中轴对称式,使正极材料生产厂房与负极材料生产厂房严格分割,互不干扰。
 
2.3.1人车分流———地面层道路以车辆通行为主。厂区的东西两侧设置物流出入口,物流流线沿厂区外环道设置。内部员工车辆从主入口进入,在主轴架空平台下部空间设置小型汽车停车场,利于厂房区员工就近停车。主轴线通过二层架空平台的设置,结合景观建立起最便捷的步行路径,便于人员和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同时把人车流线形成物理分离,避免干扰(图4)。
 
2.3.2空中管廊———压缩空气管、水管、电缆等主要的管线通路设置在架空平台下的顶部空间,将能源从动力用房输送至各个厂房,形成空中的管线走廊,便于检修和维护,降低成本和造价。
 
2.3.3立体景观———形成园区的核心景观主轴,与建筑环境统筹规划,营造别有特色的产业园区环境。主轴上地面层各建筑之间设置露天景观广场,形成不同主题的景观节点。通过一层建筑出入口和连接二层平台的室外楼梯均可到达。景观节点以绿化为主,辅以休闲座椅、景观小品等设施,成为人们愿意驻足的环境空间。主轴二层的步行平台作为联系各个建筑的通道,同样注重细节设计,让人们在通行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立体景观系统创造人性化的办公生产环境,提升了整个园区环境景观品质(如图5)。
 
2.3.4参观通道———从科研办公楼的接待和展示区域出来,沿着主轴的景观步道,可以直达各个厂房辅楼的二层入口,进入厂房内的参观走廊区,从高处俯瞰厂房内的生产情况。同时,结合参观流线上的企业文化展示,如室外展廊、文化墙的设置,彰显高科技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3 建筑造型设计
园区内的建筑设计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科研生产实际需求的同时,体现高科技园区的性格特征,力求塑造完整而特色鲜明的建筑形态。
 
厂房类建筑的立面采用深灰色、天蓝色成品夹芯板外墙,穿插透明玻璃条形窗,打造丰富又明快的建筑风格。多个厂房的阵列式组合使整个园区表达出简洁大气的现代化工业建筑形象,细节处又通过材料质感、色彩创造出亲切宜人的韵律感(如图6)。
 
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江苏)产业园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整体效果图
图6 整体效果
 
4 结束语
本项目作为华科园内大型的产业园区,在实现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生产科研等使用需求的同时,力求打造出功能分区明确,景观环境宜人,交通系统流畅,建筑造型明快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实施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形象正在生成,规划设计理念正逐步实现。(作者:郭文波)

 
上一篇:关于产业园区的四大发展模式及两大趋势分析
下一篇:“伙伴园区”建设:园区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