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策内容,设施农业领域已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同时政策还涉及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的扩展。以下是针对设施农业申报的总结及相关政策要点:
设施农业支持政策
设施农业支持政策概览主要包括稳产保供政策、产业升级政策、补贴政策、用地政策等。
稳产保供政策: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旨在通过建设温室大棚、智能养殖设施等,为农作物和畜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产品供应受季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还能有效缓解耕地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安全贡献力量1。
产业升级政策: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及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方案等,以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这些政策旨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力和生产要素生产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2。
补贴政策:
针对设施农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提供了多种补贴支持。例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虽然主要针对常规农作物种植,但明确规定了成片耕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的不得享受该补贴,这从侧面反映了设施农业有其专门的补贴政策。此外,一些地区如福建,对集中建造各类温室大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实施主体提供了明确的补助标准和申报程序34。
用地政策:
为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国家出台了多项用地政策。这些政策明确设施农业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同时,设施农业用地需要向乡镇政府备案,并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监管56。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支持政策涵盖了稳产保供、产业升级、补贴和用地等多个方面,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设施农业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条件与要求
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条件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项目支持方向与重点
现代设施农业片区设施蔬菜项目:优先在现代设施农业片区,重点支持高品质、高效益、集约化现代设施蔬菜项目。
新建高标准设施菜田项目:永久基本农田外或全域土地整治后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新建高标准设施菜田项目。
老旧设施菜田更新改造项目:现状保护地设施菜田,符合老旧低效设施菜田更新改造条件的项目。
露地设施菜田提升项目:现状种植蔬菜的已建露地设施菜田(高标准菜田),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为高标准设施菜田的项目。
支持领域:
设施农业:包括温室大棚、智能农业设施、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农业设施。
相关配套:支持与设施农业相关的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创新:支持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智能化改造及数字化管理。
支持方向:
老旧设施更新:支持淘汰落后设施,更新为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设施。
智能化升级:支持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设施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绿色农业:支持设施农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申报单位资格与条件
申报单位可以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具备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资质。
申报项目需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破坏耕地。
申报单位需承诺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保护耕地耕作层,不破坏耕种植条件。
三、申报材料要求
项目需符合国家及地方农业发展规划。
申报材料需完整、真实、有效,包括设施农用地备案申请表、设施农用地使用协议、用地申请报告、公司营业执照或法人、自然人身份证明、用地现状照片、土地租赁或流转协议、用地红线图等材料。
涉及占用耕地、林地、草地等的,还需提供有关审批手续。
老旧设施菜田更新改造项目应完成资产评估程序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并经区农业农村委或市有关单位审核同意;露地设施菜田提升项目应完成高标准菜田项目验收。
企业需提供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使用计划及项目实施计划。
四、其他要求
申报项目需符合当地农业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申报要求,如上海市发布的设施菜田项目申报指南等。
申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项目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条件与要求涉及项目支持方向与重点、申报单位资格与条件、申报材料要求以及其他要求等多个方面。申报单位需认真了解当地农业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申报要求,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设施农业申报流程
项目准备:
确定设施农业更新或建设项目内容。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资金使用计划。
提交申请:
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当地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或相关部门。
部分地区可能要求通过线上系统提交电子材料。
初步审核:
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材料完整性及合规性。
专家评审:
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重点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
资金下达:
通过评审的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企业按照批复要求实施项目。
项目实施与监管:
企业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验收:
项目完成后,提交验收申请并通过验收。
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现代化与智能化、生态化与有机化、规模化与产业化以及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增加。
一、现代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设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这不仅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还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1。
二、生态化与有机化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设施农业在追求高效生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有机生产方式,设施农业能够生产出更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1。
三、规模化与产业化
设施农业正逐步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设施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设施农业还可以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此外,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设施农业生产国,总产值和设施种植面积均位居世界前列2。
四、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增加
国家政策对设施农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发文强调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商业资本的进入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加,设施农业的资金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34。这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