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江城依托独特的区位,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国同时接壤的县,处于普洱、红河、西双版纳三个州(市)的结合部,是连接滇西北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以及老挝、越南旅游区三大旅游区的结合部。拥有优越的生态景观、丰富多姿的文化积淀等自然和人文优势,立足“把江城建设成为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跨境旅游集散地”的定位,抓规划、打基础、重推介,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的“蛋糕”不断做大。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4亿元;今年1至7月,共接待中外游客4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6亿元。
以傣族文化为“卖点”
特色旅游小镇入眼来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既千篇一律又毫无特色,缺乏长久吸引力。江城在推进旅游业发展中,重视挖掘和发扬本地文化,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通盘考虑,同步建设。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就是江城重点打造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据介绍,“整董”系傣语译音,意为“看见的城子或大地方”,是一个以傣族为世居民族的镇。全镇现有10个傣族村寨,至今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傣族文化特色,以及较为完整的傣族佛教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节日文化等。其中,尤以保存完整、特色鲜明的傣族传统民居,保留着村寨、田园、河流、雨林相映衬的原生态傣族聚居格局而备受瞩目。由曼贺、曼贺井、曼景寨组成的城子三寨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2012年先后被列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全镇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傣族传统村落已达7个。除此之外,曼滩村还先后荣获“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魅力新农村”“全国十佳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曼贺村上榜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曼贺井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组;整董镇也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镇、省级文明小城镇。
整董镇党委书记刘伟说,正是基于整董的独特优势和地位,2015年,江城确定将整董镇作为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进行提升打造,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原则,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重点以城子三寨保护提升为主,完成139户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升、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亮化、沿街外立面修缮、街面道路改造等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对千年古榕树群、古寺、古塔、古井进行保护提升,引导村民建设农家客栈,提供部分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服务,营造古朴清幽的乡村特色旅游氛围。目前,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824万元,完成了132户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升,沿街建筑外立面装饰等各项工程稳步推进,一个充满傣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已现雏形。
如今,行走在城子三寨,既可欣赏傣家的干栏式建筑、品尝傣家的美味,又可体验傣族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整董旅游。这不,普洱学院也将在整董与江城共同建设“普洱学院艺术生教学实践基地”平台。刘伟表示,整董还是名人故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双版纳州第一任州长召存信在这里出生和成长,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整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的目标是:将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建成国家4A级景区并力争5A级,通过点、线、面结合,辐射带动县域内景区景点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以国家级口岸为“支点”
边境旅游逐渐风生水起
“一县连三国”的独特区位,以及长期积淀的神圣的国门文化、口岸文化等,还让江城具备了发展边境旅游的巨大优势。江城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瞿滨介绍说,2014年7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就正式批准普洱市经勐康口岸出境至老挝丰沙里省、乌多姆赛省和琅勃拉邦省的5条边境旅游线路;2015年4 月,云南省公安厅正式同意江城可以为云南省内居民办理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目前,在江城公安局和勐康口岸出入境管理大厅就可以办理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在旅行社带领下游客可前往老挝丰沙里省、乌多姆赛省和琅勃拉邦省旅游。现在,经勐康口岸出入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据勐康口岸统计,仅2016年1月至7 月,勐康口岸出入境总人数76042人次(含出入境旅游、经商、探亲的中国人和老挝人),其中入境37662人次,出境38380人次。同时,口岸限定区域旅游也步入正轨。2016年1月8日,中国勐康口岸—老挝兰堆口岸限定区域旅游正式开通,由普洱金孔雀国际旅行社江城分社运营,至7月共接待游客 3113人次。
与此同时,在龙富通道现仅为省级通道,游客目前尚不能出境到越南旅游的情况下,江城未雨绸缪,积极谋划并推进中越边境旅游合作,借助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江城代表团访问越南奠边府市等机会,就加强双方旅游合作,共同开通中越旅游线路(江城龙富通道—越南阿巴寨—越南奠边府市)和中老越三国旅游环线(中国江城勐康—老挝丰沙里省—越南奠边府市—中国江城龙富)及举办中老越汽车越野赛事宜举行了会谈。目前,龙富通道已形成逢3赶集的集市,待升级建设成为国家级口岸后,这些跨境旅游线路都有望开通。
以重点建设为“突破”
支柱产业目标可企及
扬帆起航的江城旅游业,站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响亮地提出要以滇南绝美自然山水植被生态景观和三国交汇文化、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为品牌特色,以“一城连三国·边境森林城”为形象定位,加速景区景点和口岸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规模,把江城打造成为集跨境旅游、边境商贸、养生度假、风情体验、美食购物、节庆会展、探险露营、自驾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跨境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黄金前沿门户城市、南亚东南亚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到2020年,实现旅游人数达到125万人,旅游收入达8.65亿元,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支柱。
围绕发展定位和目标,江城同时作出了建设“一个中心、四大景区、一条旅游环线、一大节日”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简称“1411”工程)。 “一个中心”即以县城勐烈镇为中心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游客综合接待服务中心;“四大景区”即十层大山中老越三国公园、勐康风情旅游小镇、龙富边境旅游小镇和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一条旅游环线”即中老越三国旅游环线;“一大节庆”即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通过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跨国节庆,成为区域多赢合作的整合平台。
相信,随着一项项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将成为推动江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江城旅游的明天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