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广佛培育56家超百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规划》提出广佛两地要共同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建设“一核一带两轴五片区”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格局。
所谓“一核一带”是,以广佛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为引领,以沿珠江—西江产业发展带为支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机械装备、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在现代服务的发展上,《规划》提出,要推动两市服务业高端化高品质发展,精心打造“广佛服务”品牌,建成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际现代服务业中心。
为实现此目标,规划提出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推进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会展商务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广东工业设计城等片区高端化发展。至2020年,广佛两市培育超百亿元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6家以上。
在携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共同构建产业协同的重点方向。《规划》提出,广佛两地要联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而《规划》提出的“两轴五片区”就要打造以南北先进制造业发展轴(包括狮山副中心、九江镇、龙江镇等)、南北创新产业发展轴(包括南沙新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为驱动,串联五大产业发展片区。
五大片区包括了东部创新产业发展区、南部临港产业发展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北部临空产业发展区与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区。例如,西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则是以佛山国家高新区、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机械制造等产业。
创新发展:打造广佛科技创新走廊 探索科研立项互认制度
为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广佛地区将以广州为龙头带动、佛山为重要支撑,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佛山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创新引擎和华南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中心。
结合两市产业创新需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合作与互补,广州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科技专项,佛山重点推进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创新政策扶持体系,率先建立区域科技管理机制和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协调机制,探索科研立项、自主创新产品、奖励等互认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提出打造广佛科技创新走廊。以广州高新区(一区五园)、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等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载体,串联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天河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南沙明珠科技城、中德(佛山)工业服务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园、中国“南方智谷”等重要创新园区,建设沿江带状广佛创新走廊,推进形成由创新节点、创新走廊、创新网络互为支撑的区域创新格局。
为提升两地创新能力,两地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到2020年,两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00家以上(广州3500家、佛山1600家)。两地还将开放共享区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平台和大型公共试验装置,进一步提升广州超算中心云超算应用服务平台支撑大科学、大工程方面的能力。
围绕两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规划》还鼓励广佛地区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多元化创新合作,共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