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策优势,迈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风头正劲,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也站在了风口上。未来五年,厦门市将加快海西医药交易中心等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医药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促进药械交易信息透明化,构建跨境供应链服务体系,推进海内外药械流通与技术交流,扩大医药进出口市场交易。
发挥产业优势,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园
根据《规划》,厦门市将在智慧医疗应用系统、专用智慧医疗设备和通用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三个层面,打造智慧医疗产业生态圈,优先发展应用系统集成、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制造、尖端集成电路制造、安全整机制造和先进传感器制造,重点发展穿戴式智能设备。同时,结合软件和信息服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机械设备三大千亿产业链(群)的基础优势,厦门市还将在“十三五”期间推进海沧智慧医疗产业园建设。
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海洋生物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将继续加快开发利用海洋的脚步,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发展源于海洋生物的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生物制品和医用生物制品,加快一类戒毒药河豚毒素、高纯氨糖、DHA藻油等一批重点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和升级改造。
重点项目作支撑 明确十大发展方向
蓝图绘就,贵在落实。《规划》提出了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十大发展方向”,细化了重点项目作支撑,并最终落实到空间布局上。
在发展方向上,厦门市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以原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为基础,拓展至大健康领域,并覆盖制造业、服务业和流通领域,明确了“十大发展方向”,即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海洋生物、生物服务、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护理产品、健康器材、健康服务、医药电子商务;在项目支撑上,《规划》梳理了 “十三五”期间支撑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122个,总投入157亿元。项目包括创新创业平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增资扩产、医药流通等多个类别。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将实现新增产值600亿元,并在诊断试剂、疫苗和蛋白质药物等领域实现领跑。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空间布局
七大举措确保蓝图变现实
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专业园区与平台
强化技术支撑 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加强交流合作 开展招商引资
发挥集聚效应 打造创新社区
壮大骨干企业 实施倍增计划和小巨人战略
完善产业链条 发展生物医药服务业
优化人才体系 强化产业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