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介绍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7-25  点击:842
近日,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指出,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182.6 公里,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145.3 公里,共设车站107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18 座。

        近日,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统称为《规划》)。
 
        《规划》指出,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182.6 公里,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145.3 公里,共设车站107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18 座。
 
轨道交通来了
 
        《规划指出》,蚌埠都市区规划期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方案由4条线路组成,全长11 6.7 公里,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90.6 公里,共设车站73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9座。
 
(1)1号线
 
        线路起讫点:起于禹会区许庄村东,止于凤阳县城东。
 
        线路走向:禹会路- 涂山路-望湖路-学翰路- 黄山大道-凤阳,全长33.2公里,共设车站23 座。
 
        换乘枢纽:4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2号线换乘,在涂山路-朝阳路交叉口、蚌埠南站与3号线换乘,在宏业村与4号线换乘。
 
        线路功能:串联蚌埠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禹会区政府、淮河文化广场、蚌埠南站、凤阳县城。服务于中心城区东西向主客流走廊以及中心城与凤阳县城联系的都市区东翼客流走廊。
 
(2)2号线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城南客运站,止于怀远老河湾。
 
        线路走向:延安路-兴业路-交通路-淮上大道-禹都大道,线路全长32.7 公里, 共设车站23 座。
 
        换乘枢纽: 5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1号线换乘, 在淮上大道-朝阳路交叉口、 东海大道-延安路交叉口与3号线换乘,在义乌商贸城、 奥体中心与4号线换乘。
 
        线路功能:串联城南客运站、 奥体中心、淮河文化广场、蚌埠站、义乌商贸城、淮上区政府、怀远县城。服务于中心城区南北向主客流走廊以及中心城与怀远县城联系的都市区西翼客流走廊。
 
(3)3号线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淮上区朱海村, 止于老山西。
 
        线路走向: 朝阳路-东海大道-学府路,线路全长21.6 公里, 共设车站15座。
 
        换乘枢纽: 5处,在朝阳路-涂山路交叉口、蚌埠南站与1号线换乘,在蚌埠国购广场、 延安路-东海大道交叉口与2号线换乘,在市政府东与4号线换乘。
 
        线路功能:串联淮上中心区、城市老商业区、 光彩大市场、行政中心、 大学城、 蚌埠南站,为城市中心区与淮上区、高铁片区提供便捷联系, 提升淮河与龙子湖截面同行能力, 促进中心城区跨河、跨河发展。
 
(4)4号线
 
        线路起讫点:起于蚌埠北站, 止于秦集镇。
 
        线路走向: 蚌埠北站-延安路-淮上大道- 解放路-宏业路-燕山路-天河路, 线路全长29.2 公里,共设车站21座。
 
        换乘枢纽: 4处,在宏业村与1号线换乘,在义乌商贸城、奥体中心与2号线换乘,在市政府东与3号线换乘。
 
        线路功能:串联蚌埠北站、 淮上商贸中心、老城中心、行政中心、滨湖新区、奥体中心、高新管委会、禹会中心,服务于中心城区南北向客流走廊以及南部东西向客流走廊, 提升淮上区及西部高新区至中心的可达性。
 
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项目由1号线一期工程、
 
        2号线工程组成。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长青北路-中环线)长18.85km,设站15座(换乘站6座),在终点中环线站附近设李楼车辆基地一处(含控制中心);
 
        2号线工程(怀远长途汽车站—汽车客运南站)长33.4km,设站26座(换乘站8座),在起点设怀远西车辆基地,在南端设姜桥停车场,并于文化广场站设主变电所一座。
 
        跨座式单轨具有投资少、地形适应性好、噪声及震动小等优点,推荐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制式。
 
        这意味着,近期建设的2条线路,并非地铁。
 
规划工期
 
        2号线计划2018年6月开工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2021年开工建设,工期均为3年。
 
值得一提的是:
 
        轨道交通2号线,与延安路过河通道工程跨淮河共桥位,采用公轨同层,轨道交通居中的方案。
 
轨道交通线网推荐方案图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介绍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线路全长182.6 公里,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145.3 公里,共设车站107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18 座。(更多详情请戳底部“阅读原文”)
 
轨道交通线网远景方案图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介绍
 
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图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线网远景方案介绍
 
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人口
 
        202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00~425 万人,城镇化率为60% 左右;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 万人,城镇化率为70% 左右;
 
市域城镇体系
 
        特大城市:为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期末规划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220 万人。
 
        中等城市:包括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县城,规划期末各县城城市人口规模在30~50 万人。
 
        重点镇:马城、新马桥镇、沫河口镇为工业型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5~10 万人,相当于小城市规模;另外,曹老集镇、 鲍集镇、大龙亢、常坟镇、刘集镇、王庄镇、新集镇等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1~3万人。
 
        一般镇:包括万福、双桥镇、魏庄镇、唐集镇、湖沟镇、任桥镇、东刘集镇、小溪镇、小圩镇、双忠庙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0.5~2万人。
 
一核两翼三点城镇空间格局
 
        蚌埠都市区形成“一核两翼三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即一个中心城区(蚌埠市市区);
 
        两翼:即两个县城(怀远县城和凤阳县城);
 
        三点:即三个工业新镇(马城镇、沫河口镇和新桥镇)。
上一篇:“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新增里程较“十二五”增长31.5%
下一篇:常州市“十三五”老龄产业规划特色:8大重点工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