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21日,由包头市人民政府、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内蒙古交投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6包头爱飞客飞行那达慕”在东河民航机场隆重举行。这是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国内首次举办的大型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从通航发展中比较突出的安全监管、低空开放、技术创新、机场建设和市场培育等五个问题出发,提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5大任务 19项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通用航空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的顶层设计和部署,对解决困扰全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通用航空将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核准石拐区新建通用机场。这标志着石拐通用机场项目全面进入工程施工阶段,预计年内完成主跑道等工程施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推动石拐区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步伐,也将促进石拐区形成以五当召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通用航空产业和大青山影视文化创意基地为两翼的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的形成。
与此同时,达茂旗、土右旗也在加紧申报建设通用机场。包头市通用航空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一次通用飞行的盛会
包头爱飞客飞行那达慕是全国瞩目的重大活动,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对于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飞行大会内容精彩丰富,亮点颇多。首先是特技飞行表演。大会期间将有世界级的特技飞行表演队以及世界级的飞行大赛冠军首次登陆包头为现场观众进行特技表演,这在包头乃至内蒙古都是第一次。这对广大观众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其次是通用飞机空中摆渡。为让大众体验通航的便利,切身感受飞行改变生活,特在包头爱飞客飞行那达慕期间开通包头、呼和浩特以及鄂尔多斯三市之间的通航摆渡。本次通航飞行摆渡使用飞行器为赛斯纳208飞机,除飞行驾驶人员外可同时乘坐9名体验者。再就是爱飞客音乐节。本次音乐团队由三部分组成:国内的知名乐队、内蒙古本土的特色乐队以及年轻偶像团队,演出内容及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大气时尚。另外,本次飞行大会还云集了各类的参展飞行器,包括热气球、动力伞、无人机等,以满足各方观众的参观需求。
展会现场还会邀请观众登上部分机型与通用航空飞行器亲密接触。展会还会举办特技飞行表演队员观众见面互动会,到时候粉丝们可以与国内外的特技飞行表演队员直接交流、拍照。
构建通用航空产业链
石拐区通用机场项目作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总投资34.23亿元,规划用地5436亩,从2014年到2022年分三期建设。主要规划建设五当召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国家航空体育项目基地、航空水世界项目、航空工业飞机配件以及整机组装生产等配套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开展航空旅游、航空体育、航空作业、航空快递和航空物流等业务。该项目填补了自治区和包头市民营通用航空产业链空白,其开工建设让石拐区迈入利用低空域资源和高新技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里程。
石拐区在2011年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后,紧跟时代的步伐谋新求变。2014年7月,自签订通用航空项目战略框架协议至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委宣传部、发改局等部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推进,让决策化为行动,蓝图变为现实,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军方、民航、地方等所有审批程序和可行性报告等支撑文件,让项目渐渐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年,该项目计划投资2.6亿元,购置直升飞机、建设五当召景区直升飞机停机坪、完成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等项目。随着项目推进,将形成通用飞行服务、私人休闲娱乐飞行服务、飞机托管服务维修、零部件供应和飞机整体制造等通用航空产业链;将成立滑翔机和飞行俱乐部,组织国内外滑翔机爱好者进行体验飞行、比赛,开展飞行驾照培训、教学;低空开放后,将开展包括热气球、空中观光、滑翔伞、动力伞、三角翼等航空旅游体验、观光飞行项目,带动石拐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地区影响力。
通用航空的魅力
通用航空又称“专业类航空”,主要承载1000米以下的专业飞行。主要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检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机场则属于民用机场的一类,另一类为公共运输机场。通用机场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也就是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
执行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飞行器大都是小型飞机、轻型飞机和直升机等,所以通用机场的跑道导航设施往往比较简陋,通用机场的净空环境往往也比较差,一般不具备大型民航飞机起降的条件。
通用机场主要有以下用途:工业航空:包括使用航空器进行工矿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具体的应用有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装、石油航空和航空环境监测等;农业航空:包括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航空服务活动,其中如森林防火、灭火和撒播农药都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包括新技术的验证、新飞机的试飞,以及利用航空器进行的气象天文观测和探险活动;飞行训练:除培养空军驾驶员外培养各类飞行人员的学校和俱乐部的飞行活动;航空体育运动:用各类航空器开展体育活动,如跳伞、滑翔机、热气球以及航空模型运动;公务航空:大企业和政府高级行政人员用单位自备的航空器进行公务活动;私人航空:私人拥有航空器进行航空活动。
发展通用航空提升包头城市竞争力
包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呼包鄂金三角腹地,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和优先重点发展区域。包头交通便捷,历史上以“水旱码头”而著称,如今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包头机场国际航空口岸和通用机场建设,为我市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根本保障。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从2293亿元增加到3700亿元,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9 亿元增加到252亿元,年均增长12.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13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累计建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424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全市非公经济占比由60.5%提高到68%。
“十三五”期间,包头将着力建成“六个基地”、“五个中心”、“两个屏障”、“一个支点”。即建成稀土新材料基地、新型冶金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新型产融结合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建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自治区向北、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
其总体发展目标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三个中高”、“两个翻番”、“一个建成”。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产业进入中高端,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收入迈向中高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我国西部地区领先、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前列。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