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力争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3-12-17  点击:669
我国可再生资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是应对雾霾之困、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优选之策。

  去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爆发雾霾天气,除去地形风力风向等客观原因外,在燃煤、机动车排放、沙尘和建筑扬尘等众多人为因素中,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我国 煤 炭 消 费 占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且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可再生资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是应对雾霾之困、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优选之策。

  可再生能源消费不足10%
  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特点,可以持续满足人类的能源需要。许多国家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到2012年底,全球风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近10年来年均增长近30%,光伏发电装机达1亿 千 瓦 , 近1 0年 来 年 均 增 长 率40%。可以预计,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欧洲许多国家将会实现能源转型,能源消费将会主要依赖可再生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描绘的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目标将会实现。
  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5 .4亿千瓦,风能资源近40亿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2/3,大片的戈壁和沙漠都将可以建设太阳能电站,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4亿多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都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暴露了我国能源发展思路和管理体制机制的缺陷。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优先一直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能效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总体偏低,2012年的万元G D P能耗为0.697吨标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美国的2.2倍 、 欧 盟 的3 .1倍 、 日 本 的3 .8倍。特别是工业用能比重大,超过70%,远高于27.9%的世界平均水平,钢铁、化工、建材等6大高耗能行业用能比重超过50%。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任务仍艰巨,也是实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既与产业结构有关,也与能源结构相关,也暴露了我国能源政策和能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其中管理体制起基础性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世界领先、能源利用效率全球最先进的丹麦,很值得学习和借签。从1990年以来,丹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75%,而能源消费总量不仅没有增加,甚至还略有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能源节约政策:大力推广热电联产;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征收能源税和建立电力市场。
  建于以上情况,中机院产业规划所专家认为,我们必须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调整能源结构,尽最大努力减少煤炭消费,特别要限制煤炭的直接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发展热电联产技术,鼓励能源梯级利用,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要完善能源政策和管理体系,加快征收能源税,建立能源利用效率标准体系,并加强监 督 管 理 。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平开放的能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做好能源布局的顶层设计
  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呈明显的逆向分布,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相对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实现能源跨区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我国能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环境承载已近极限,必须下决心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做好能源规划和布局工作,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减少煤炭的直接消费,终端能源消费更多地利用天然气和电力,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重视:发挥热电联产联用的作用;发挥各类大型能源基地的作用;发挥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引领作用。

上一篇:《韶关市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通过审批
下一篇:榆林市2013至2020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出台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