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嘉兴市本级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市本级迎来“顶层设计”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1-15  点击:811
为进一步促进市本级经济发展,近日嘉兴市政府正式印发《嘉兴市本级产业发展规划》,这也是该市首次在市本级层面开展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嘉兴市本级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主要是市本级(南湖区、秀洲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

        从规划编制及主要内容来看,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结构优化。通过梳理市本级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提出发展思路、目标和导向,突出信息经济,明确“4+5”的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时尚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        服务、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与健康服务)及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导向目录。力争到2017年,市本级GDP突破1150亿元、占全市比重突破25.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5%;到2020年,市本级GDP突破1500亿元、占全市比重突破26.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突破53.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65%、36%。
        二是高度重视产业“落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走访建设、国土等部门征求意见,与《嘉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嘉兴市域总体规划》、《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进行充分衔接,初步实现三规合一。在此基础上引导产业有序布局,集中力量建设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嘉兴科技城、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部健康旅游区等四大开发平台,强化产业“落地”,避免低效同质竞争。
        三是提出项目准入标准。围绕“4+5”主导产业,结合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和确立产业准入标准的要求,从投资、产出、资源消耗、环保等方面提出准入要求,引导提升产业发展素质。

        目前,市本级范围内,产业平台开发主体多元、布局多点、工业围城、产业同质,特别是部分综合体、专业市场、汽车4S店同质竞争问题突出,土地等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亟待优化。为此,《规划》以市区良好的生态基底为前提,按照“做强中心,做特片区,做优生态”的思路,科学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突出区域联动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一心、一带、两区、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框架。
  “一心”: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导的核心区,包括城市二环线以内的老城区。核心区将稳步实施老城区“退二进三”和旧城改造工作,提升城区环境面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并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机更新,引导商贸、科技、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向区域内集中布局,发挥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和服务中心的作用。
  “一带”:串联嘉兴市区北部丰富的河网、湿地、林地、温泉等资源形成的北部生态旅游带。新塍镇、王江泾镇、油车港镇、七星镇的部分区域,是加快区域环境改善和推进嘉兴市本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市本级将严格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生态经济,逐步发展湿地休闲旅游业和温泉度假旅游业,适度发展商贸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功能。
  “两区”:以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导的两个产业功能区。其中,西部产业功能区包括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部分区域;东部产业功能区包括南湖新区、嘉兴科技城、湘家荡区域、嘉兴工业园区以及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部分区域。
  “多点”:镇特色产业基地。以各镇现有工业功能区限量提质为重点,严格控制空间规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发挥油车港镇、七星镇、新塍镇、凤桥镇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业特色发展基地,支持王江泾镇小城市试点建设。

 
上一篇:2015年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下一篇:《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发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