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国制造业改革到位,至少哪些关键内容?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14  点击:756
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国内外学者们开出的“药方”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内容依然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不过,转型和调结构只是战略目标,在操作层面上,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抓手。

中国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有极大提升空间
 
        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国内外学者们开出的“药方”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内容依然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不过,转型和调结构只是战略目标,在操作层面上,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抓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要维持长期竞争力,出路就是提升制造业水平。近年来,随着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去制造业化”的倾向。劳动力、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制造业举步维艰,利润越来越薄,很多资本开始离开制造业。这种制造业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必须尽快扭转。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看发达国家的案例,顶尖的经济强国往往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比如美国、德国、日本;较小的发达国家即使不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也必有几个制造业门类很发达,比如瑞士、意大利、瑞典、芬兰。苏联曾大力发展军工制造业,成为今天俄罗斯努力维持昔日尊严的制造业老底子。身为新兴市场国家而又拥有较完备制造业体系的国家并不多,中国算是其中较为突出者。
 
        《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一条主线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中国制造2025》还有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些战略展示的方向,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改革到位,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将继续保持至少二十年。改革到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第一,强化制造业升级与教育培训的良性循环。在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不同。在美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因为长期“空心化”已经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就业选择;而中国毕竟离欧美的发展阶段尚远,产业升级必将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种需求刺激如果能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来很好地满足,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为教育反过来会促进产业更好地发展。
 
        第二,现有的体制环境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极大空间。目前在体制上还存在着政府过度管制、资源价格扭曲、利率扭曲、垄断者影响市场规则、资源和利润过度向国有大企业集中、宏观运行机制容易导致大起大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虽是负面的,但反过来看,也意味着巨大的弹性。
 
        第三,提升制造业与城市化和发展服务业并不冲突。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抓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服务业也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亮点。这两个抓手与提升制造业并不构成策略上的冲突。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城市化和服务业都缺乏牢固的产业基础。
 
        第四,未来的制造业是一种新型制造业。在全球最讲究创新的美国正在推动“再工业化”,这不是简单地重归工业化,而是一种“精细工业化”,振兴的是富有高质量、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有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中美之间差异虽大,但美国提升制造业的策略值得借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追求创新、高品质、环境友好,在政策和制度上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作全面调整。
上一篇:“人工智能+制造”最终目的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13日在北京开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