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标志。《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2015-2020)》于日前发布。未来5年,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产业发展的布局、重点又将如何?
文化产业将呈井喷式发展
摘录:建立10家以上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30个以上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培育100家以上重点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450亿,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
解读:
“温州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目共睹。”该负责人十分有信心,下个5年,温州文化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在他看来,温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产业资源、人脉资源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温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永嘉学派”的诞生地。温州还是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非遗”923项,其中世遗4项、国遗35项、省遗131项,此外,温州的“温商”资源遍布海内外,国内在外温商175万人,海外温商68.89万人。这些优势都成为温州文化发展的基石。
而一份温州“文化发展指数”绩效考核统计数据,也道出了温州老百姓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统计显示,2013年温州城乡人均娱乐、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为6.93%,已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二。
近年来,温州文化产业比重逐年加大。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70.77亿元,全省排名第四;占GDP比重为4.27%,全省排名第四;同比增长24.2%,全省排名第二,而2012年温州仅排名第七。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亮点突出,拍摄了《温州一家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剧作品,先后建浙江创意园、黎明92文化产业集聚区、红连文化创意园、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国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创园,其中浙江创意园还获批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随着政府对于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市民也善于享受生活,喜欢文化消费。”该负责人表示,在《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至2017年温州文化产业总量将达到300亿元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5%以上,而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将达到450亿元。“这一数据应该还是保守估计。”该负责人如是说。
确定五大主攻产业门类
摘录: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结合温州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展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五大产业门类,通过聚焦规划来突出重点亮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
解读:“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如广播影视业、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会展业等,他们以温州传统产业基础,呈现了快速发展势头。”该负责人认为,本次《规划》以“温州特色”为依据,对温州文化产业门类的划分十分“接地气”。
“设计服务业与温州制造轻工产业息息相关,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解决的问题。”该负责人说。根据《规划》,在设计服务业中,我市将主要集中发展轻工业设计领域、3D设计领域、文化制造业领域,通过完善“浙江创意园” 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和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打造中国3D设计智造中心平台提升设计服务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时尚化水平,将时尚元素融入创意设计,大力推进时尚品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此外,现代传媒业将通过发展微电影、广告业、现代传媒产业领域,重点建设“中国微电影娱乐互动平台”项目,塑造温州新形象、新品牌;艺术品产业将建设一批研发、生产、交易基地和会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打响温州“书画之乡”“百工之乡”文化品牌;文化休闲旅游业通过打造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塑造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开发具有温州元素的文化旅游产品,举办大型节展,扩大温州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文化会展业将结合温州文化创意要素,重点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如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中国(温州)微电影节、中国(温州)国际时装周等。
形成“双轴三片多点”新格局
摘录: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基础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协同融合,特色鲜明的“双轴三片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
解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局性空间布局的设想。合理的布局将提升温州整个文化品位、城市形象、文化服务功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负责人表示,新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不仅充分考虑了各县(市、区)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而且符合《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中确定的大都市发展布局。
“两轴”——沿瓯江带横轴与依滨海带纵轴。
瓯江带横轴涵盖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以及洞头、永嘉上塘-瓯北-桥下区域。在鹿城区域,龙湾和瓯海部分区域重点建设“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广告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在瓯江口新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高新区以及龙湾、瓯海的部分地区重点推进“产业功能性文化创意园”;永嘉则依托“中国教玩具之都”的品牌影响力,建设集“生产研发、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市场展览、电商物流”为一体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洞头县推进大文旅战略,集中布局文化旅游、海洋文化产业、水上时尚运动、策划创意以及时尚娱乐消费和商务消费等重点产业。
依滨海带纵轴以温瑞平原为核心,与乐清、平阳、苍南等地对接。瑞安重点推动汽摩配产业基地与3D智造的整合提升;乐清加快新山川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升级与雁荡山和楠溪江风景区的一体化建设,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文化品牌;平阳、苍南重点建设印刷包装和商务礼品产业基地,完善和发展平阳及苍南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
“三片”——形成永嘉楠溪江、文成、泰顺三地生态文旅产业布局,提升文化创意产品与特色旅游的融合附加值。永嘉重点打造楠溪江文化园、永嘉书院、楠溪江国际艺术中心等项目,文成、泰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好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生态旅游度假功能区和泰顺廊桥-氡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功能区。
“多点”——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新兴文化创意特色乡镇和特色项目,凸显各乡镇的历史故事、非遗文化、物质遗产等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小而美”吸引力的文化创意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