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麻省理工学院发现金属材料自我修复机制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3-10-12  点击:635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有机材料等,在遭受损伤时具有自我康复的功能。然而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金属特性实验中意外发现,受损的金属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有机材料等,在遭受损伤时具有自我康复的功能。然而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金属特性实验中意外发现,受损的金属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金属合金分子结构电脑模拟显示,微晶粒之间的边界会在压力下出现裂痕。大多数金属都是由细微的晶粒构成,这些晶粒的大小和方向能够影响金属的强度和特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压力可以让这种晶粒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使晶界(晶粒边界)发生移动,而晶界移动则是修复“创伤”的关键。

        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对固体金属中晶界的移动一直开展着研究,但发现只有某些晶界才发生导致自我修复的现象,即只有部分晶界延伸到一个晶粒,但不是所有部分。这造成了一种被称之为“向错”的缺陷。实际上早在一个世纪前,“向错”就已经被观察到,但当时认为这只是一种奇特现象。当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和工程教授迈克尔·戴姆克维兹和研究生徐国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金属中晶界在受外力作用产生裂痕后可以开展全面的修复行为,而且这种自我修复功能,其实是向错缺陷带来的结果。

        为重现这一现象,他们为之建立了计算机模型,通过模型演示能清楚地观察到金属材料在遭受外力创伤时,晶界发生移动从而完成自我修复的过程。戴姆克维兹教授认为,金属内部原则上都存在一个缩小外力造成裂痕的机制。

        向错有强烈的应力场,“实际上它们完全可以减弱外加负载产生的影响。”戴姆克维兹教授说,“当破裂的材料两边被撕开时,这种机制阻止裂痕不再进一步扩大,并且使之产生愈合。”

        发现这个机制后,MIT的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出相应的金属合金,以便在特殊应用条件下产生自我修复的功能。戴姆克维兹教授指出,合金微观结构控制技术已经存在,现在只需要计算出如何获得理想的结果。“我们为之打开了通途,如何设计出可以自我复原的金属材料不会太久。”

        详细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物理评论通讯》上。

        中机院产业规划所认为,金属材料自我修复机制,为设计出可自我复原的金属打开大门,新材料面世指日可待。
上一篇:智动化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新商机
下一篇:规划“东谷西区”产业格局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