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安徽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在战略与规划上迈上了新台阶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6-08  点击:893
安徽省出台《关于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利用3-5年时间实现农业保险覆盖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基本满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需求。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安徽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战略
  
  安徽省出台《关于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利用3-5年时间实现农业保险覆盖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基本满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需求。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专项政策”向“整合政策”升级

  2008年以来,安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以“中央专项+地方配套”以及“特色农险地方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为主。此次意见明确要积极优化支农支出结构,以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为契机,加大对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支出力度,其中,省财政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省级切块下达绿色增效师范行动、主体培育师范行动、畜牧产业发展资金等农业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下一步,安徽的农业保险应以服务农业现代化为战略定位,充分整合相关涉农支持政策,为服务“三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保灾害”向“保价格”、“保指数”升级

  除了保障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成本和收入损失外,此次意见明确了要大力发展指数类保险。首先,大力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以降水量、气温、土地墒情等气象指数作为触发赔付的条件,具有高效、透明、操作性强等特点。安徽在全国率先开发了种植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在2013年的大旱中,南陵县、无为县超级杂交水稻投保12万亩,当年共计赔款477万元,赔付率超过300%。安徽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其次,发展生猪等养殖业价格指数保险。目前,安徽金寨县率先启动黑毛猪价格指数保险后,太湖县和合肥市相继开展养鸡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参保129万羽、6万头,体现出新业务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步,安徽将以生猪为重点扩大养殖业价格指数保险试点范围,并完善相关保险产品的条款费率的设计,力争稳定广大养殖户的收入预期,为破除“猪周期”价格困局做出贡献。最后,探索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针对目前国家改革玉米临储制度,并将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的现实情况,安徽保险业将探索开展玉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同时利用期货市场的相关衍生工具,通过“保险+期货”的模式,实现风险对冲,积极服务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战略。

“保大宗”向“保特色”升级

  2008年以来,安徽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宗农作物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全覆盖,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近年来,作为有地方政策支持的安徽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提速,2013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5年突破2亿元,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但是,一直以来,部分亟待保障的领域特别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的保障政策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此次意见明确了特色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例如,在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提出要积极开展制种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专用品牌粮食保险等;在协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方面,提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建立农业保险与银行信贷对接融资渠道,构建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的紧密合作机制,实现业务和产品的邮寄组合,有效分摊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农业企业的担保额度和融资水平;在拓展特色农业保险保障覆盖面上,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产业联合体综合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家禽保险、肉牛羊保险、农机具保险以及大棚蔬菜、茶叶、中药材、经济果林等特色农业保险,逐渐实现农业产业链风险保障的全覆盖。

“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2015年,安徽保监局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保监会的相关部署,引导行业开展风险测算,争取财政支持,实现农作物的跨越式提标工作,6大主要农作物保险全部覆盖直接物化成本。今年,根据意见精神,将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大口粮作物保险的保障程度,亩均保险金额提高至600-800元,高出直接物化成本标准63%-113%。以水稻作物为例,2015年之前,安徽水稻保险亩均保额为330元,2015年第一次提标将保额提高至每亩406元;2016年的第二次提标将保额每亩再次提高400元最高至806元。两次提标的范围和重点有所不同,第一次属于普惠制提标,所有种植户均可受益,重点在于覆盖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等直接物化成本;第二次属于针对性提标,所有单季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可受益,重点在于补偿其他物化成本以及部分人工和流转费用等其他成本。经过两次提标,提标率最高近150%,作为安徽农业现代化主力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作物种植的风险抵御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收入保险。2016年,安徽保监局将引导相关保险公司选择部分粮食主产县区探索开展收入保险试点,目前,相关保险产品正在积极办理备案程序。

         安徽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在战略与规划上迈上了新台阶,带动本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上一篇:玉环的工业经济持续显现集聚效应 各大产业均实现转型升级
下一篇:东川园区总投资7亿元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