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期间,玉环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低小散”局面也得到了一定扭转,但从企业层面来看,“低小散”仍然是玉环工业经济的一个主要短板。因此,新的产业升级集聚浪潮再次掀起。
为了补好工业经济“低小散”这个短板,玉环县突出平台建设,强化企业服务,重点加快发展沙门滨港工业城、干江滨港工业城和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三大主平台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传统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功能完备、设施配套、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园区。今年计划沙门滨港工业城完成供地300亩、回填300亩;干江滨港工业城重点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园,力争完成100亩创业园开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完成供地200亩。
在玉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规划建设4500亩,目前已全面完成2212亩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竣工验收,累计实现供地1187.3亩。示范区内高新技术组团、汽摩组团、机电组团等产业区块划分非常明确。同时,充分结合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保姆式代办服务,将依托产业组团,吸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入驻,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联动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目前成功引进20家企业入驻。
近日,在玉环沙门滨港工业城内,一个占地390亩的金属熔炼园区正在加快建设,这里将入驻23家金属熔炼企业,目前,5家企业已投产,在建13家。而这23家企业是由全县200多家低、小、散的金属熔炼企业整合重组而成,他们整合入园,将一改原来工艺落后、废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熔炼企业重组入园后,改变了原来村村冒烟、‘低小散’的现象,向产业集聚集中方面发展,同时增强了企业实力,让熔炼企业在工艺装备提升和环保设施投入方面加大了力度,管理也更加规范,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玉环的空气环境质量。”玉环县环保局副局长梁永弟说。
除了集聚金属熔炼产业,沙门滨港工业城通过科学化规划、产业化开发、社会化服务,还形成了以汽摩配、水暖阀门两大玉环传统支柱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目前,滨港工业城共有落户企业197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15家,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大关,今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达18.72亿元,同比增长39.1%。
玉环县经信局局长詹福章表示,今年将通过助企强企服务年活动,开展建设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开展大招商、推动大提升等五大举措,使玉环的工业经济持续显现集聚效应,培育规模经济,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玉环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