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泉出台《阳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规划对阳泉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空间与潜力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度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规划》中把创新物流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阳泉未来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三项主要任务。提出了建立综合性领导协调机制,以项目为抓手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强财税、土地等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培养引进现代物流业人才,完善统计制度等六项保障措施。
《规划》中特别提出:要紧紧围绕阳泉“四大战略”奋斗目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立足阳泉煤炭城市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加快物流集聚区和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培育社会化、专业化和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主体,逐步形成以阳泉中心城市为节点,其他县域城市为支撑,中心集镇为网点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构建以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运输服务中心为重点,第三方物流企业占主体,以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快速便捷、功能齐全、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阳泉建成晋东地区以煤炭为主的最大物流集散地和配送服务中心作为主要目标,逐步构成山西省现代物流供应链中重要枢纽和节点。到2017年底,阳泉区域物流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服务业占比达到21-23%。物流业服务能力和社会化配置能力显著增强,物流运行效率、行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同时,培育出一批经营理念先进、应用技术先进、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
《规划》中重点突出了九项发展目标:
一是结合阳泉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以生态新城物流园区为主的物流园区。
二是加快发展煤炭物流,提出阳煤集团、阳泉煤运公司等大型煤炭企业要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把物流服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应链的视角构建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加快煤炭外运通道和煤炭物流节点建设。
三是加强商贸物流建设,提出要推进商贸物流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发展专业化、网络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支持各类批发市场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形成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批发交易型配送模式。
四是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依托主要农产品产业基地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改造。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业务,实现农产品供应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和保鲜运输、保鲜加工。
五是发展农村新型流通网络建设,重点建设“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放心粮油”四大体系。依托“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粮油工程”和“五个全覆盖”工程,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物流网点建设,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
六是发展应急物流,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应急调控的需要。合理布局物资储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应急物资储备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
七是发展快递物流,着力构建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面向企业和终端客户的快递物流网络。加强对现有快递企业的资源整合,积极培育品牌优、规模大、实力强的本地快递企业。
八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推进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促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行业、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数据共用。
九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地和消费市场,重点打造包括农产品、蔬菜、钢材等主要物资为主,集散、储备、配送、质量检验、加工以及结算和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交易市场。建设一批以现货市场为主、交易与物流并举的复合型有形市场。提升阳泉在晋东地区物流交易市场上的话语权,逐步确立阳泉在晋东地区物资交易和物流平台的核心地位。
该规划的出台,必将为阳泉市未来五年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阳泉市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之逐步成为阳泉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做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