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体养融合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1-19  点击:2647
提出:构建“体育+养老+康养旅游”融合的理念认同;强化“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制度资本支持;做好“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宏观规划;积极打造“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系列产品;逐步完善“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配套服务。

基于体养融合、体旅融合等理论研究成果,梳理“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融合逻辑,分析现有问题,探寻融合路径。提出:构建“体育+养老+康养旅游”融合的理念认同;强化“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制度资本支持;做好“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宏观规划;积极打造“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系列产品;逐步完善“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配套服务。


体养融合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一、构建“体育+养老+康养旅游”融合的理念认同

理念对行动有指导作用,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非常重要。我国国民健康治理通常采取的是寻医问药的“被动治疗”疾病管理“回击应对”模式,受这种模式的影响,老年人对药品甚至各类保健品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这种理念不但不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病患,还会让老年人产生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在老年人口逐年增长的新形势下,也会加剧医疗系统的负担。基于此,在全社会形成主动健康的认识变得更具紧迫性。因此,体育、旅游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应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康养旅游与健康的关系,加强体育、康养旅游有益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体养结合”“康养旅游健康促进”“运动是良药”“健康关口要前移”等先进理念,推进新的大健康文化。这样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更加认同“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融合,帮助老年人消除对运动健康、旅游健康等的认识误区,使其正确对待运动、旅游与健康的关系,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确定适宜的休闲娱乐方式,从而促进“体育+养老+康养旅游”银发经济的培育。同时,这样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一直以来社会尤其是老年人对外源性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惯性思维。可以促进健康关口的迁移,使运动处方、旅游处方和药物处方协同起来,配合发力,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药物依赖,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使他们乐享晚年生活。


二、强化“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制度资本支持

产业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将会为三大产业的融合提供指引和助力。目前,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健康中国战略也主张加强健康与旅游、休闲、体育运动、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应当在现有制度资本的基础上,根据三大产业融合的现实需求,确定体育、养老等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中、在促进老年人健康、康复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体育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并对体育的内容进行细分说明,特别明确不同体育项目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明确康养旅游资源和活动对老年人身心的滋养作用,明确运动康养旅游资源的类型、户外康体养生产品的健康价值等,强化对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指导。二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着眼于地方特色,开发最能体现本地特点又最能彰显体养融合精神的产品,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根据地方实际,出台相应的指导文件,为本区域内康养旅游与体育及养老产业的融合提供政策引导。三是构建相应的融合制度。如建立康养旅游中体养项目的运营管理制度,为其有序运营提供基本保障;完善康养旅游中体养项目的安全准则,保障项目安全运行;建立康养旅游中体养项目的监督机制,对其开展中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其规范性、安全性。四是促进政策落地。各地对政策执行的力度关系到政策的落地效果,在颁布体育、养老、康养旅游产业相关政策之后,应当加大对政策落地效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对政策落实不到位、配套建设不合格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要加强问责。


三、做好“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宏观规划

体育、养老元素的融入固然会对老年游客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但康养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依然是影响老年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康养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优势。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等共同发力。政府层面,应做好全面规划,基于不同康养旅游地的地方特色和整体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适合本地的“体育+养老+康养旅游”品牌。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拨款或其他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共同建设康养旅游基地的体养项目。企业层面,应抓住体养和康养融合的契机,加大物资设备投入,在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养老机构、运动康复中心等,完善相应的运动设施、康养设施,建立“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示范区。产业层面,需要主动作为,加快进入步伐。比如前期可以开展“体育进旅行社”活动,让老年群体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体育运动,对体育+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有个基本认识,有利于打开品牌知名度。此外,要强化产业整合的基础,体育、养老及旅游部门之间应当强化沟通,加强合作,通过协商及实际的市场调查情况确定运动旅游养老模式类型,根据老年人的真实需要为其量身打造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


四、积极打造“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系列产品

目前体育与康养产业的互动关联速度明显加快。应当抓住时机,积极打造相关系列产品。产品开发应当以“体育康养休闲并重”或“康养休闲为主,体育为辅”为原则。充分整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健身资源,形成不同主题的康养新产品。比如在森林康养资源丰富的康养旅游地,应将绿色作为产品的底色,融入体育、养老元素,打造老年健步走绿道;在冰雪和温泉资源丰富的康养旅游地,打造老年“冰雪运动+温泉”中心,很多老年人虽对冰雪运动心有向往,但往往因身体状况对其望而却步,康养旅游地应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冰雪项目,比如“抽冰猴”“雪场滑雪步体验”等既能体验冰雪氛围,又可以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身体安全的项目,加上运动后的温泉,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疗养;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康养旅游地,开发“健身气功+康养”项目,达到让老年旅游者怡身、怡心、怡神的功效。未来,随着“体育+养老+康养旅游”融合程度的加深,必定会催生出更多样、更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特色产品。


五、逐步完善“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配套服务

第一,相关行业应协同发力,整合各自资源,构建智慧体养康养平台。康养旅游基地可以加快线上资源建设,储备大量太极拳、广场舞等体养康养视频,康养旅游基地往往气候资源优越,适合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在这些地方开辟专门的老年体育运动专区,配备大屏幕,以及适合老年群体运动器材,为其提供针对性体养服务。让老年人可以跟着视频练习,掌握运动技能要领。第二,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年体育运动指导员,所有指导员必须要经过考核,要具备专业的运动健康知识、医疗保健常识等。由他们对老年人进行运动指导,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身体损伤。第三,增加针对老年群体的精准运动服务。不同年龄群体健康水平、身体技能存在明显差异,他们所能选择的运动项目、时间及强度也都不同。体养结合下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增加针对老年群体的精准运动服务。可以在康养旅游场域中主动加入医学元素,开展体力活动、体质健康测试等,依托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老年运动处方库,为老年群体开具合适的康养运动旅游处方,充分发挥康养运动旅游在老年群体慢性病防治、身体功能恢复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作用。


结语

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历史起点下,要实现我国国民幸福,增加人民福祉,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发展,实现“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必然选择。三者的融合可以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友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满足他们追求幸福晚年生活的期待。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养老产业和康养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但我国体养融合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育+养老+康养旅游”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的积极参与和行动,共同开拓三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作者:李振)



上一篇:体养融合下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路径(附凉山州越西县文旅产业项目案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