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中国文化产业在新常态下如何一枝独秀、享誉全球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28 点击:1415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因为人们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裕殷实,也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是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发展文化产业提上了发展日程。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因为人们需要物质生活的富裕殷实,也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是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发展文化产业提上了发展日程,美国的版权产业(相当于我国文化产业+软件+通信)已经占 GDP比重40%以上,文化产品出口已占全国出口货物的第一位,不仅赚得大量美元,而且强有力地输出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英国的文化产业叫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75%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图书、新闻、影视节目、动漫、娱乐、数字内容产品等)都是出口的,维持了老牌帝国的国际影响力,尽管它的经济全球占比已经很低。
我国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才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并且提出5年左右达到这个目标。经过十多年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后来居上,蓬勃发展,已经具有支柱型产业的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专题调查,认定我国版权产业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7.28%,居世界中等水平。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统计,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接近4%,考虑到未列入文化产业的软件开发、旅游文化中的文化产业产值,实际上文化产业总值已在5%以上,已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而且每年都是以高于GDP 6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发展,是经济门类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尽管有一段时间有人只说文艺“不做金钱的奴隶”,而不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生产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文艺作品”,压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仍显现强大的生命力,呈现新的特点。
第一,多元投资,壮大了发展的资本实力。文化产业作为特殊门类,开始只有政府一家投资,改革后文化企业可以投资。现在则不同,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高校和科研院所,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向。随着政策放开,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社会风险投资、公民个人,把文化产业列入了发展方向,文化产业成为创业创新的热门行业。文化产业的资本实力已经壮大起来,跨国兼并高潮就是证明。
第二,多点发力,形成多层次齐头并进之势。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发展文化产业的举措,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小微企业、文化创业家遍布城乡,就是落后的民族地区,非遗转化、传统品牌也撑起了文化大产业,有的还走向了国际。文化产业不像修铁路、搞航天工业那样必须垄断,是处处、人人都可发力的大众产业。
第三,多策并用,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硬实力,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精神的物质实体,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文化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国家投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支持文化实体企业扩大生产、搞活经营;对出口文化产品适用退税和奖励的政策,鼓励扩大文化贸易;实施基层文化发展支持政策等,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四,多业融合,培育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的业态、形态创新是最快的。由AR、VR到MR,以数字化为核心,文化产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形态的文化产品。数字印刷、3D打印改变了印刷产品形态,4D技术改变了光、电文化产品形态,大数据改变了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形态。多业态融合创新,超过了人们的预料,加快了智能化文化产品的研发速度,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如人们坐在家里就能身临其境地观赏世界著名博物馆精品。
第五,多姿多彩,文化产品的创造力改变生活。当今世界的大米没有变,面包没有变,钢铁没有变,阳光没有变,那么人们为什么感到生活变了,生活越来越精彩纷呈?其实,就是文化改变了生活方式。传播业发达了,地球变小;文化产品丰富了,美化了生存环境;文化交流多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人们通过日常活动中的文化力量,发现了真、善、美和平凡中的乐趣。内在的需求,提升了全民的文化创造力,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都把文化产业放在重要地位,再次强调了“文化产业是支柱型产业”,坚定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文化行业,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毫不动摇地发展文化产业。当下的工作应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不失时机地发展文化实体产业,为文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加强规划引导,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精心谋篇布局,发展根本性、全局性的文化产业门类,不搞乱圈地、乱开发甚至破坏历史文化、古村落风貌的文化建设,更不能搞误人子弟的假文化。
二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骨干企业,让它们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导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开发文化新产品,引领世界文化消费潮流,而不是小打小闹。
三要加快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和传播体系,促进文化资源、文化人才按照市场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自由地流动,打破门门分割、行业分割的旧格局,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完善文化法制,所有文化市场主体都应依法经营和管理。
四要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发展文化产业是战略问题,要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政策环境应当是宽松的。当务之急是三件事:要坚决落实现有财税政策,不能名惠而实不至;要解决政策执行中的七折八扣,甚至当作部门谋利的手段问题,公开透明,一步到位;要出台新的优惠政策,使文化创造者敢于创造、敢于创新、敢于创业,心甘情愿地把聪明才智奉献给文化事业。文化创造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优化,只能模仿、复制、炒作旧文化,文化产业就没有创造可言。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用好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机会,进一步调整结构,创新发展,使中国文化产业在新常态下一枝独秀、享誉全球。
上一篇:
重塑产业园区转型发展方向对解决园区面临的问题极为重要
下一篇:
江苏省创新发展模式 打造旅游产业新引擎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