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前景广阔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9-20  点击:1342
随着规划的实施,中医药在产品开发和线路整合方面将持续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医药旅游走近寻常百姓;二是中草药旅游促进区域旅游发展;三是民族医药将成开发热点;四是各地积极打造中医药养生主题线路;五是创新营销模式,转变推广手段,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知名品牌

据24个省(市、区)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情况调查显示,共有454个景区点、度假村、宾馆等机构正在从事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随着规划的实施,中医药在产品开发和线路整合方面将持续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医药旅游走近寻常百姓。规划提出“依托现有公园设施,引入中医药健康理念,推出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这将促进中医药养生与市民旅游休闲深度融合,使中医药养生旅游更加贴近寻常百姓,同时也丰富我国中医药旅游产品,对于中医药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是中草药旅游促进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可以预见,部分拥有中医药资源优势的地区,将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集聚区。在适合中草药种植的地区,“农业+中草药”必将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个热门选择。

  三是民族医药将成开发热点。规划提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东盟(10+1)、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为平台,在边境地区建设民族医药产业区,提升民族医疗、保健、健康旅游、服务贸易等服务能力,提高民族医药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能力”。这为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中医药民族医药是人类的共同瑰宝,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独特的临床疗效、显著的预防保健作用和旅游业有着天然的融合基因,未来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将更加注重民族性、地方性。同时,中医药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区域也会和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域产生高度契合。

  四是各地积极打造中医药养生主题线路。规划提出“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目前北京、广东、广西、甘肃、河南、山东等省市积极制定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中医药康体养生旅游。国内已经形成北京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南宁壮医药和瑶医药健康养生基地等中医药养生旅游地和中医养生线路。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实,在产品建设的基础上,各地区均会形成一批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五是创新营销模式,转变推广手段,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知名品牌。规划提出“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通过中医药科普宣传周、主题文化节、知识技能竞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深入研究、挖掘、创作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北京、浙江、海南等地相继成功举办过中医药文化旅游节、中医药养生旅游节、中医健康旅游论坛等节事活动。

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工作,既利于中医药事业建设,也利于中医药旅游的宣传推介,利于中医药旅游品牌的构建。

注:转自中国旅游报

上一篇:重庆市宝鼎山景区旅游开发市场分析
下一篇:养老服务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