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构建新型乡村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城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红旗渠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民生之根;发展先进制造业,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红旗渠城乡人才优势;推动红旗渠文旅产业发展,打造红旗渠文化品牌,提高就业率,从而推动红旗渠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振兴。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民生之根
1. 1 推进三产融合,有效引导精深加工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打造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加强三产融合的重要举措。应建设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构筑城乡融合新高地,并通过推进三产融合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应培养一批能够推进三产融合、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新质农业人才。
1. 2 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引导农业产业链升级乡村产业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落实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打造现代乡村产业走廊,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同时,可依托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特色资源,推广东姚洪河小米、茶店太行菊、任村大红袍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并运用新质生产力挖掘城乡发展多元价值,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要始终遵循“强农业、稳基础”发展思路,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全面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同时,要激活农村资源要素,规范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行为,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打造“集体经济示范村”。
二、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立身之本
2. 1 发展汽配制造产业,实现园区造加研一体化发展
汽配制造产业是国家级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先进制造业的代表。红旗渠汽配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在铸造、加工和研发方面下功夫,融合城乡力量共同推动造加研,真正实现生产模式智能化、环保化、绿色化、现代化发展,为更多国内外品牌提供铸造、加工服务。同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治理“小、散、乱、污”汽配企业,发展壮大现代化汽配产业园,实现低碳产出。
2. 2 发展煤机产业,打破技术垄断壁垒
要以重机为龙头,加强采煤机、挖掘机、刮板输送机和高端液压支架“三机一架”综合配套生产能力,提高煤矿机械综采设备年产量,努力实现国内重要煤矿综采机械设备生产基地向国内前沿煤矿综采机械设备生产基地的跃升,努力打造中国能源装备制造的领军品牌。同时,要大力培育红旗渠城乡煤机人才,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壁垒。要坚持科技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红旗渠人才的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
2. 3 发展建筑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应成立建筑产业创新研究院,引进高质量建筑龙头企业,确保招商引资推陈出新,强化金融和司法保障,培育红旗渠城乡建筑人才。要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工业振兴,并立足市场需求,推进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创新实施建筑业“总部经济”,积极引导企业由单纯施工向施工总承包方向转型,推进红旗渠建筑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推进红旗渠城乡融合发展。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核心动能
3. 1 发展生物科技,培育新质生产力
扩大红旗渠城乡生物科技人才的就业面,实现城乡融合有效发展。应专注研究开发更多新型抗菌肽,同时加快开发抗菌肽多领域应用功能,大力推进抗菌肽全面替代抗生素,努力打造科技化、规模化的生物产业。此外,推动生物材料、纳米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等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并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3. 2 围绕太阳能发电,探索产业振兴红旗渠模式
红旗渠山多坡广,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具有发展太阳能相关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红旗渠可通过推进村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示范项目实现红旗渠居民共同富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太阳能相关产业有助于我国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促进红旗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3. 3 发展光伏项目,实现绿色低碳
要积极响应“双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光伏建筑构件、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项目实施。同时,深入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承载力提升措施,积极培育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并引进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研发高频、高速及IC 载板类高端覆铜板,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红旗渠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发展文旅产业是关键支柱
4. 1 重点发展红旗渠红色文化产业
红旗渠是一片红色热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6]。应大力宣传“太行·红日”大型实景演出,以填补南太行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并编制完善《石板岩太行画谷度假区总体规划》《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创建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及红旗渠精神营地国家级研学营地。以红旗渠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为宣传点助力红旗渠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4. 2 培育红旗渠旅游品牌
应该以创建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培育红旗渠独特旅游品牌,打造以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国际滑翔基地为核心的“红、绿、蓝”三色旅游业。可以打造以红旗渠精神为内核的研学产业,逐步形成“营地+ 学校+ 基地”的全域实践育人模式;打造“红旗渠人家”民宿独特旅游品牌;践行石板岩镇“两山”理念,突出“研、写、宿”三大特色服务,推动美术写生基地产业发展,擦亮红旗渠“中国画谷”名片,提高红旗渠独特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4. 3 打响红旗渠乡风文明招牌
要积极探索红旗渠城乡融合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应将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功能品质作为有力抓手,坚持建管并重、协同并进。同时,稳步推进农业减排固碳,推广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进程,提升绿色技术装备应用率,开展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攻关。此外,应经营乡村生态产品,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促进红旗渠城乡融合发展。
五、结束语
文章探索了城乡融合视域下红旗渠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提出拓宽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寻找适合红旗渠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对红旗渠实现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红旗渠应深入挖掘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旅产业优势,带动城乡发展,并以抢抓政策机遇为导向,破除壁垒、守正创新,积极应对“危”“机”并存的新形势,将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通过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者:桑旭红,孙忠良)
下一篇:产业园区景观设计转型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