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视角展开探究,对我国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形、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激活创意源头与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市场渠道与优化品牌建设、完善产业生态等多维度发展路径,旨在推动我国武术创意产业向健康可持续发展迈进,增强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一、激活创意源头与加强人才培养
搭建武术与创意整合的专业教育格局,培养既熟知武术文化又具备现代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靠高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职业培训体系、国际交流引领项目等多种方式,打造结合武术实际的创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强传统武术传承人与现代创意人才的深度交流和合作,搭建聚合平台,实现知识互补的技能共享。同时,建立武术文化数据库及资源共享平台,把传统武术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留存和系统化梳理,为创意转化提供丰富素材和理论支撑;加强对武术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力度,鼓励武术元素的创新实操,通过开办专项基金、举办创意角逐等方式激发创作主体的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原创成果的产出。此外,应格外加强对传统武术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与阐释,引导创作者从武术的哲学智慧、美学格调、伦理准则等方面挖掘创意灵感,增强作品的文化厚度与精神实质。完善武术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维护机制,加强对侵权现象的打击力度,开辟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创作者提供适时的权益保障服务,营造宽松的创作空间。设立武术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法规及标准体系,制定符合行业特色的知识产权评估及交易规则体系,推动知识产权的合理流转和价值实现。
二、提升产业链整合水平与技术创新水平
引进前沿技术和装备,增强武术创意产品的生产调试水平,鼓励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武术创意产业中,提升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构建武术创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资源,实施关键技术攻坚,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壁垒。引导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增强自我创新本领,弱化对外部技术的依赖。鼓励跨界合作,把武术文化元素和数字媒体、文创设计等现代产业形态深度结合,研发拥有科技感和时代韵律的高品质产品,推动武术创意产业上下游的全面整合,造就完备的产业网络。鼓励龙头企业起到领航作用,带动相关企业携手共进发展,造就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态势。搭建产业同盟及协作网络,引导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减少企业彼此的合作成本,增强产业链的综合成效,引导企业实施战略性革新与专业化分工。推动武术创意企业创新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如会员制、粉丝经济等特定形式;采用商业数字化模式,增加获利途径,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企业树立用户思维,全面剖析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及需求特性,针对性地开发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形成多规模的市场化供给体系。
三、拓展市场渠道与优化品牌建设
拓展国内外销路,尤其要加大挖掘国际市场的力度,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市场拓展策略。积极介入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武术创意产品走向世界;大力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市场资源,提高产品的国际水平。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市场,组织武术文化展演团队参与国际性文化艺术节、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展示中国武术魅力。出席国际展会推广产品,定期组织企业参与戛纳电影节、东京电玩展等国际知名展会,扩大武术创意产品的国际曝光度。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在重点目标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或寻找当地合作伙伴,搭建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开发数字营销平台,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新兴数字营销工具,精准触达海外目标受众。筹备武术文化海外传播中心,顾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及用户分析,制定差异化的市场拓展举措。重视武术创意产业的品牌树立,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品牌,并通过整合营销推广、跨界协同等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增加市场竞争的筹码。实施品牌战略安排,界定品牌定位及价值主张,造就具备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眼光的品牌形象。强化用户导向,提升武术创意产品体验设计的量级,聚焦产品在互动性、参与性和沉浸感方面的亮点,使之符合消费者的体验需求,造就忠实的用户群体。
四、完善产业生态
制定面向武术创意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多维度进行扶持;构建以政府实施引导、市场实施主导的发展机制,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出跨部门统筹机制,统筹文化、体育、科技、教育、旅游等层面的政策资源,形成推动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这种跨部门统筹机制可通过建立武术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来运行,由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体育、科技、教育、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各部门政策与资源分配。设立专门的武术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与政策执行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互通与资源整合。制定跨部门协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开展联合调研与规划,共同制定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在各自领域内为武术创意产业提供精准支持。完善财政投入模式,设立武术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原创内容开发、技术改进、人才培养、品牌树立等关键项目,优化金融扶持模式,扶持文化企业成长,研发与武术创意产业特点贴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解决企业资金困局,助力武术创意产业标准体系的搭建,规范市场格局。从产品品质、服务标准、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切入,提升行业的标准规范化水平,推进产业健康拓展。组建武术创意产业标准审定委员会,召集行业专家力量,拟定并公布武术创意产品及服务规范,完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同时引入第三方鉴定机制,提高产品及服务的可信度。结合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构建武术创意产业聚集区,选择具有武术文化底蕴与产业基础的地带规划特色鲜明的武术创意产业园区,并加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提供创意催生、技术保障、市场推销、人才培养等专业化服务,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五、结语
武术创意产业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立足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剖析了我国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的局势与弊端,并给出了综合性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国武术创意产业有机会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优化升级,形成更为完备的产业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单单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关,更是支撑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载体。依靠产业价值链的系统性组合和优化,我国武术创意产业将得到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关键力量。(作者: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