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文件共性做法分析

我们在全面整理全国各省市(涵盖28省市地区)发布的低空经济政策后,编制了此《各省市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文件共性做法分析》。


尽管各地在具体实施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在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做法。这些共性做法不仅体现了各地对低空经济重要性的共识,也反映了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共同路径和策略。

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制定专项政策文件

各省市普遍通过制定专项政策文件来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到2027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的具体目标。类似地,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地也纷纷出台了各自的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或实施意见,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设立发展目标

各地在政策文件中普遍设立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包括低空经济产业规模、企业数量、技术创新水平、应用场景数量等。这些目标不仅具有可衡量性,还体现了各地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雄心壮志。例如,广东省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江苏省则设定了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


规划产业布局

各省市在政策文件中还普遍对低空经济的产业布局进行了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的领域和区域。例如,北京市提出构建“一主三融”的低空经济空间格局,上海市则规划了“3+6”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这些规划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空域管理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各省市普遍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包括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起降场、智能机巢等起降设施的建设,以及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低空智联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江苏省提出到2027年建成“2(硕放机场、丁蜀机场)+N(直升机场、起降点)+X(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智能机巢)”起降设施体系,为低空飞行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空域管理改革

空域管理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各省市普遍提出要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例如,广东省提出要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同时加强与军民航的沟通协调,推动低空空域的开放和共享。此外,一些地方还提出了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低空飞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各省市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文件共性做法分析

eVTOL起降点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支持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各省市普遍将技术创新作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研发补贴、建设创新平台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例如,北京市提出要加快形成低空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上海市则提出要建设一批低空经济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升级

在支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各省市还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升级转型。这包括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品牌建设等。例如,江苏省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浙江省则提出要加强低空经济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应用场景拓展与示范引领


拓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的拓展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各省市普遍将拓展应用场景作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推动低空飞行在物流配送、载人运输、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广东省提出要推动无人机在快递、即时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应用;北京市则提出要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


打造示范项目

为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省市还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不仅展示了低空经济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例如,深圳市提出了建设“20+8”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产业集群;上海市则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各省市普遍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设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素质。例如,江苏省提出要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适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引进高层次人才

除了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外,各省市还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支撑低空经济的发展。这包括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建设人才公寓、解决子女入学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创业。例如,北京市提出了实施“凤凰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经济领域领军人才;上海市则提出了建设“海聚英才”创新创业集聚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


设立专项资金

为了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各省市普遍设立了专项资金来提供财政支持。这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例如,广东省提出了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江苏省则提出了对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提供金融服务

除了财政支持外,各省市还积极提供金融服务来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这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空经济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展低空经济保险等。例如,北京市提出了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低空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海市则提出了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融资工具。


各省市在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做法。这些共性做法不仅体现了各地对低空经济重要性的共识,也反映了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共同路径和策略。通过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与空域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应用场景拓展与示范引领、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努力,各省市正共同推动低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些共性做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上一篇: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大同市低空经济探讨及策略研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