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通过转化未被充分利用的低空空域资源,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四川省在低空经济领域具备丰富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正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进一步分析四川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落地应用场景,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随着政策持续放开和技术迭代升级,四川省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四川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4 项建议,包括完善监管政策、推动产业链建设、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市场推广。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监管约束、技术短板、市场接受度差和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四川省低空经济繁荣发展。
一、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预测显示,2025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5 000 亿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将超过80%。四川省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以成都市为中心的无人机产业集群,聚集了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为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2023 年底,四川省已有200 多家企业涉足低空经济领域,业务覆盖无人机制造、低空飞行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总产值超过500 亿元。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产值有望继续攀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支持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全链条管理,涵盖从设计生产到运行使用的各个环节,为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及相关活动管理制度体系提供了法制保障[7]。此外,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等。四川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推动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8]。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整个低空经济生态的完善和优化。
此外,四川省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成都市已建成多个无人机测试飞行基地,并积极推进低空飞行服务站的建设。例如,截至2024 年4 月,位于彭州市桂花镇的“天空之眼”无人机测试飞行基地已吸引90 余家无人机企业入驻开展飞行测试业务,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也相继落户四川。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开展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川省低空经济“多点开花”的应用场景
2024 年6 月 20 日,成都市城市低空载人验证飞行首飞成功。两条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航线将繁华市中心、商务中心、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紧密串联在一起,低空载人飞行技术的成功首飞使成都市在全国低空经济发展中树立了示范标杆,展示了城市低空飞行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未来,低空飞行的普及可能改变大众的日常出行方式。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该企业深耕工业无人机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无人机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农业、物流、安防等领域。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四川省丰富多样的低空旅游资源,发挥四川省航空产业链条完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先后在省内开通了多条短途低空观光旅游航线,通过小型飞机为旅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这一项目不仅丰富了四川省内的旅游产品,也带动了相关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低空经济在旅游业中的成功应用范例。
成都淮州机场是四川省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依托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正着力建设西南地区低空物流枢纽。通过构建覆盖西南地区的低空航线网络,利用无人机和小型飞机等机器进行低空物流配送,能够大幅提高地区物流配送效率,尤其是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同时,成都淮州机场充分发挥本场空域与载体配套优势,致力于打造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推动无人机制造、飞行器研发等高端智造产业发展,形成低空经济与智造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此外,成都淮州机场在航空运动、飞行培训等创新应用领域也取得了卓越成效,通过构建多元化低空经济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国通航机场发展低空经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四川省低空经济未来前景展望与挑战
四川省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机遇。首先,依托四川省强大的航空工业基础,低空技术快速发展,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随着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landing,eVTOL)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前景愈加广阔。其次,市场需求的增长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物流、农业、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低空飞行器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大。最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为四川省低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监管政策方面,低空空域开放与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开放空域成为关键问题。在技术层面,尽管无人机和eVTOL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但电池续航、飞行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仍需继续突破。在市场接受度方面,尽管低空飞行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消费者和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认可仍需要时间,市场推广和用户培训亟待加强。此外,低空经济产业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这些都是未来应着重处理的问题。
四、四川省低空经济未来发展路径
4.1 完善监管政策
低空空域的开放与管理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目前,四川省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严格的空域管制,尤其是在开放程度、飞行审批、空域安全管理等方面。为此,政府应引入空域分级管理制度,区分不同类型的飞行活动和区域特点,实现有针对性的空域开放。对于无人机和eVTOL 等常规低空飞行活动,可逐步放宽空域管理并简化飞行审批程序。同时,政府还可以在省内特定区域设立低空飞行试点示范区,通过实施更为灵活的空域管理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应用场景创新探索,为全国低空经济管理积累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4.2 推动产业链建设
四川省低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完善产业链。政府应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首先,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物流网络,建设多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吸引无人机制造、飞行器零部件生产、飞行服务、数据处理等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业协同正向效应。其次,鼓励本地企业进入低空经济供应链体系,尤其是无人机电池、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无人机关键零部件领域。最后,通过支持本地供应链发展,减少对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增强四川省低空经济的自主可控能力。
4.3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四川省作为我国航空产业的重要基地,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但在无人机和eVTOL 的关键技术领域,仍需要不断突破。为此,政府应多措并举,推动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合作,协同推进低空飞行器及其相关技术的研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技术力量,重点解决无人机续航能力、飞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向从事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4.4 加强市场推广
尽管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但消费者和企业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然不足,应不断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各界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一是政府可通过举办低空经济博览会、技术论坛等形式,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展示低空经济最新技术成果与商业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低空经济领域。二是在特定区域打造无人机物流配送区、低空旅游区等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向公众展示低空经济的实际应用效果,增强公众对低空经济的信任。三是政府还可以通过航空协会规范低空经济市场管理。航空协会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制定和推广低空经济行业标准;②通过定期发布行业报告,展示市场发展趋势。
五、结语
四川省在低空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众多落地应用场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低空经济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需应对诸多挑战。依托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政企合作,四川省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推动我国低空经济繁荣发展。(作者:张艳、郭浩楠、梁宇杨)
下一篇:我国体育户外运动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