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议

本文以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为研究背景,通过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以期助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湖南省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

推动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议

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一)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

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尤其是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基础和新生动力,需要建设智能敏捷、绿色低碳、互联互通、服务便捷的新型数字基建体系。首先,要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协同创新,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其次,要在一、二、三产业中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提升重要产业领域应用效率,解决数字技术使用成本较高、数字人才不足等瓶颈问题。再次,大力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在数字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开展试点,加强建设短板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加大数字鸿沟。最后,打造新型数字基建体系,补齐数字化短板,实现绿色低碳、智能敏捷,提升基础设施效率。

(二)打造更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是湖南的优势产业,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湖南先进制造业领域应用场景丰富,成长空间广阔。加强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通先进制造业研发、制造、管理、销售等环节,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产业数字化,从而促进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延长。同时,建立生产管控一体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三)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企业

“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不可缺的。一是通过出台政策条例,降低转型成本,如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数字化服务补贴、“数字化红包”等,提高转型积极性。二是对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指导,培育数据运营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从转型方向、方案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服务,从而解决中小企业“不会转”的难题。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数实融合的企业实践中攻坚克难,进行面向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创新。

(四)加强统筹,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消除协同障碍

湖南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和基础设施薄弱地区,要加强跨区域合作,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数据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还深刻改变着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领域。通过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开放共享,消除“数据孤岛”,砸掉“数据烟囱”,鼓励和支持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法探索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一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如专项资金、配套资金,提升数字经济服务效率。二是出台政策法规,鼓励编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以多种方式激励各类主体参与、解决各地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消除合作堵点,从而缩小发展差距。

(五)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产业化发展带动产业数字化。一是加快数字产业化,促进不同主体、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用完善的数据登记、确权、定价、交易、监管制度,促进数据要素流动,激发要素市场活力。确保湖南先进制造业、四大传统产业、四大优势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构建健全的营商环境,促进多元化资金投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跨地区、跨国合作,避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张皮”现象。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要因地制宜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迎难而上解决技术难题、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转型难等一系列问题,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从而推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真正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者:王晶汝)




上一篇: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下一篇:江西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问题及风险分析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