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应用中现状及问题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举措。其中的低空航空器因其能够快速响应和胜任多场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提升紧急医学救援效率、加强国家综合救援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深入分析低空航空器的应用场景、研发现状及其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指挥体系不统一、人才保障不足、装备设施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一、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应用的概述

(一)低空航空器的应用场景

低空航空器依据使用情境,大致划分为军事与非军事两个应用范畴。其中,军事用途主要聚焦于侦察监视、目标攻击及搜救援助三大职能。在非军事领域低空航空器应用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物流配送、紧急救护、空中旅游及个人出行等诸多方面。尤其在商用物流领域,无人机已成为革新亮点,以其迅捷精准的特性,实现了货物的定点投放,尤其在边远或道路闭塞区域,无人机物流的价值尤为凸显,极大优化了供应链效率。在医疗救援领域,无人机同样展现非凡实力,能够迅速递送急需的血制品、药物至目的地,显著压缩救治等待期,提升紧急医疗服务的质量。此外,还能装载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器械,为突发心脏病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命黄金时间。与此同时,低空航空器诸如直升机和飞行汽车,为旅行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空视角,营造别具一格的游历体验。而就日常通勤而言,低空载人交通工具的试点运行已初见成效,如2024年8月18日在江苏昆山到上海浦东之间启动的“空空联运”项目,标志着低空通勤模式在长三角地区的实质性进展,预示着未来城市间的立体化、高速化出行方式的变革。

(二)低空航空器的研发及其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外无人机的新技术、新装备日益成熟,其中美国和以色列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以英国、法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外无人机作战需求及无人机机载武器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个体系、三大领域”的“1+3”格局,即智能协同体系及信息对抗领域、空中优势领域、防空压制领域。英国政府则通过集中资源培育了多个民间救援组织,与军队合作,共同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低空救援站点网络。英国知山大学科研团队利用无人机执行迅速的医疗援助与伤员分类,以便科学调整资源调度与伤员处理次序。以色列已将无人机应用于战时医疗救援与航空应急救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无人机能够迅速运送药品、医疗设备及急救人员,为现场急救提供及时支援,并有效传递医疗信息,显著提升救援效率。相比之下,我国是在21世纪才迈入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已实现国外大规模出口。2012年以大疆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公司将多旋翼无人机平台推向世界。自此,无人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引起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并积极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胡超等提出利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全地形适应性,有效提供紧急救援物资支持。梳理了通用航空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中的作用,阐述了无人机在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中的应用潜力。马昊宇等]探索建立空陆两栖子母式智慧医疗应急救援无人机系统以期构建新型院前急救系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现有院前急救医疗系统不足的需求。

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应用中现状及问题

二、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

尽管2018 年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已经促进了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并提高了整体响应能力,但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特别是低空航空器应急救援)的协同效应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仍未充分显现。目前,应急、交通运输、公安、气象、电力等多个部门仍然各自管理,遵循各自的职责与处置流程。在这种缺乏统一协调机制的背景下,多元管理结构可能导致指挥传递与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和低效性。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决策不统一以及资源调配延迟等问题尤为突出,可能浪费宝贵的救援时间,直接影响低空应急救援任务的执行效率与成功率。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决策协同与资源调配,是提升低空应急救援能力与效率的关键。

(二)人才保障尚未形成有力支撑

人才是驱动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有效应用的核心。当前,我国低空应急救援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专业人才短缺,涵盖低空应急管理专家和一线救援人员在内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教育培训体系欠完善,缺乏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和专门课程,加之现有人员的再教育与技能更新机制滞后,难以适应低空应急救援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专业团队已投入研究与培训工作中,但仍需扩大团队规模,加速专业人才储备,短期内构建完备的人才支持体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成为迫切之需。

(三)装备设施运维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续

低空航空器等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的高成本问题,对资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构成了显著的财政负担。确保航空器在服务期间的持续运营与升级,是构建稳定、可持续低空救援体系的关键。这不仅关乎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更直接影响到救援体系能否长期有效满足救援需求。高昂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不仅限制了装备更新的频率,还可能降低设施维护标准,进而影响应急响应速度与救援效率,成为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应用的一大障碍。因此,寻求成本效益更高的运营模式,以及探索资金支持的新途径,对于推动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应用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张世翔 ,黄天翔,冯瀛尹)




上一篇:低空航空器在紧急医学救援中应用的实施路径

下一篇:河南低空经济现状及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挑战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