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财政金融联动融资模式优化建议

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创新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各地乡村振兴相关产业领域的融资逐步活跃,出现一系列财政支持农业企业融资新机制、新模式,有力地支持了乡村振兴。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广西具有发展农业产业的独特优势,但是产业基础薄弱,金融、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广西农业产业发展,因此广西积极探索政府性投资基金、农业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财政金融联动模式,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上一章节我们主要分析广西现阶段财政金融联动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本章节将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财政金融联动融资模式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财政金融联动融资模式优化建议

一、坚持市场行为导向,加强市场化财政金融联动政策的投入,做到精准支持

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发挥市场化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支持信贷资金、产业资本等向经营稳健、前景好、见效快的产业方向和项目企业,有的放矢,减少“撒胡椒面”支持方式,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政府性投资基金、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政府不干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市场决策,均以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决策为基础,应加大支持力度。


二、坚持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

广西财力有限,单纯依靠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方式,以有限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共同投资农业产业。融资担保、政府投资基金一般都能实现财政资金杠杆放大5倍左右。财政贴息表面支出不多,支持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巨大,但是仅仅是减少了农业生产企业的财务负担,没有为企业带来增量贷款,实际并未体现“撬”,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应该减少支持。


三、政府主动参与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分类施策

目前,政府不懂金融,金融机构不懂政策的现象尤为突出。金融机构、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沟通不足,政府部门制订财政金融联动政策与市场脱轨,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效果偏离预期情况突出;金融机构设计金融产品时,对财政资金有关政策把握不准,无法灵活运用,难以设计出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积极探索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办法,主动为金融机构产品设计提供政策支撑与智力支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农产品的特点,量身打造特色金融产品,提高财政金融联动政策的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作者:罗颖熊 良才)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财政金融联动支持农业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模式

下一篇: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实践路径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