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三大路径

一、智能科技搭建数字化转型平台,依托5G全覆盖系统

面对乡村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不彻底的困境,应该加强以智能科技搭建数字化转型平台,促进智慧农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首先,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为智慧农业平台的搭建打下基础。农民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智慧农业的发展除了技术外也需要依托农民进行合作。其一,可以通过AR技术搭建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宣传和示范平台,让农民以直观的形式对智慧农业进行了解。以往农民对于智能化技术农业有所排斥,是因为认知不够,且怕无法掌握。通过AR实景宣传,让农民先模拟体验智慧设备对农业生产的好处,从而弱化农民对智能技术的认知壁垒,让农民敢于和乐于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其二,通过开设田间课堂,教农民使用智能化设备,通过村集体活动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加强农民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教会农民基础的智能灌溉、智能植保、光波诱虫等技术,让农民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操作主体,既有利于乡村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也能够促进农民日常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


其次,在乡村搭建智慧农业试点及孵化平台,因地制宜促进智慧农业的深度发展。上文所述,我国各地区智慧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不一,且覆盖面不足,基于当前我国各农村地域不同而无法统一设备的问题,通过在各地进行智能技术的试点和孵化,找出最符合当地地质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做到低成本、高技术、因地制宜地建设数智农业链。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农业试点园区的布局,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数据观测,在数智平台上进行农业各项数据获取、智能应用、风险防控等,并在试点和实践中不断地孵化出新技术或新方法,根据不同的乡村经济情况和地域特征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在智慧农业的建设中,共享数据资源,将农产品的出厂和销售数据可视化,以便农民掌握每年的农产品产量,也方便了农村第一产业(即采摘等)与第二产业(即农产品深加工等)的交流合作。


最后,5G助力智慧农业,推动农村网络提速降费和5G网络升级。重点在中西部地区或者其他欠发达地区进行宽带入户,做到5G全覆盖。5G网络是传统农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支撑,5G基站的建设不能只是摆设,要在各区域对接好终端服务,发挥5G基站的作用。移动、电信等近年来一直在参与推动5G进乡村的活动,企业要持续做好带头作用,促进数智乡村工程的建设,以降网费、普宽带为主,将5G深度覆盖到各地区中,保障智慧农业的稳步进行。

数智赋能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三大路径

二、加快AI、AR技术在数智平台中的应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保障

第一,数智技术融合农旅产业。当前,浙江松阳县村落已采取AI和AR技术,通过打造AR蔡宅古建筑、牌匾古文物等,融合村落家族跃迁故事、牌匾背后的捐粮故事,吸引游客前来,促进了当地的农旅文化。其他地域乡村可以此为借鉴,并根据乡村自身的经济情况,以低成本且更普及的AI技术为核心,例如商汤科技打造的火星混合现实平台,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村落景观和自然环境等进行AI数字化呈现,并配合文字讲述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游客参观。在村庄中还可通过AR视觉应用,开发AR寻宝打卡奖励兑换实体优惠券活动,将农旅深度融合,即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一体化发展,以新兴产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第二,数智技术融合农产品加工及出口产业。可以借鉴“互联网+”智慧工厂运营模式,建立数智农产品加工工厂,采取精加工和粗加工集成运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并且在加工完成后进行智能分拣、储存、配送,不仅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并在销售上达到量化标准。除此之外,当前农业销售的线上直播销售模式较为火热,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受众平台,吸引观众购买或来乡村旅游。在直播过程中,通过智能数据精准匹配用户群,并对线上购买群体进行数据分析复盘,以智能技术做到维护后续客户,以促进线上农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技术人才的保障,通过留人、引人、育人三步走,促进人才投身数智乡村新兴产业的建设。首先是留人。可通过当地人才回流的形式,以较好的政策、创新的工作机制等,促进当地高技术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培养乡愁情感,促进返乡创业,支持当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合伙人、退役军人及大学生回乡,或短期或长期地留住当地优秀技术人才。其次在较为偏远和数智产业不发达的乡村,引入高技术人才,帮扶数智乡村的发展。对于高技术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服务保障进行完善,给予其较好的基础配置设施和资金支持。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可通过线上引人的方式,让高技术人才在线上进行交流合作,既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又能够促进当地的发展。“9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林万华以“白菜GG”为网名,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发布家乡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短视频,并结合农产品直播,2021年5月至今,共销售家乡特色农产品逾500万元,吸纳了8名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了近40个临时流水线打包岗位,为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三、构建乡村产业个性化数智管理体系,为产业竞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乡村产业数智平台及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保障。因此,根据不同乡村的特点,构建乡村产业的个性化数智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乡村的特色进行标准制定和数据分析。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和农作物特点,应当设立不同的符合本地区的种植标准,例如在横断山区着重分析地质地貌,以免出现地貌坍塌、光照不足、土壤老化等问题影响种植;而在沿海地区,则应当在数智管理体系中着重建设气候数值分析板块和洋流分析等,保障渔民的安全,以提高捕鱼的效率。数智管理体系在各乡村产业上,数值分析的侧重点和标准虽然不一,但体系的个性化设计仍应以统一的标准为前提,例如对于农药的使用标准等应固定不变,不得超过国家允许标准。


其次,个性化的数智管理体系,既然是要为产业竞争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那么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需与数据系统的更新同步进行,以完善数据分析、决策、投放、生产等一系列实践流程。


最后,在数字平台的设计和使用板块上,不能做到过于复杂,要符合乡村居民的使用习惯,也要考虑居民的实际文化水平。例如,可以通过AI智能导引,受众能更方便地找到自己对应要做的项目,与此同时,还可加入智能AR实况图景技术,让受众更直观和清晰地办理相关事宜。从当前乡村居民对政务平台的使用感出发,乡村的电子政务平台应当借助数智功能,为老年人或者不熟悉线上平台操作的居民,加入内容朗读、智能语言辅助、AI交互引导、智能操作提示弹窗等移动端界面交互功能,将系统做到人人会用、人人觉得好用。


数智赋能乡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当前数智乡村的建设困境,通过智能科技搭建数字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及建立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措施,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及数字治理角度入手,促进建立乡村生活智慧化、乡村产业数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型数智乡村,为数智中国的建设助力。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建设数智乡村是趋势,数智赋能乡村的对策也会随着科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技术促发展、以数据助决策。(作者:曲径)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慧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数智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痛难点分析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