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看,四川EOD模式与全国两批次94个国家EOD试点项目表现特征一致,即生态治理内容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主要涉及流域综合治理、矿山修复与湿地建设等,符合四川河流众多的省情实际;产业开发内容主要涉及文旅康养、片区开发、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各EOD项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因国家EOD试点项目实施时间较早,经验积累与问题暴露均较充分,按照“落地快、成效好、有特色”原则,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于2023年上半年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分别选取四川第一批和第二批各1个国家EOD试点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展开实地调研。现就2个案例基本情况及好的经验做法进行简要介绍。
案例一: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峨眉山市试点项目”),覆盖峨眉山市境内900km2。峨眉山市是四川省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所在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生态地位独特,近年来峨眉山市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旅游业已成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支柱产业。
1.1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峨眉山市试点项目,建设期限2022~2024年,总计划投资71.35亿元,共包括3个重点生态治理类子项目和6个重点产业开发类子项目,生态治理类项目以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为主,产业开发类项目以打造生态文旅项目及建设其配套设施为主。项目一体化实施,实施主体为由峨眉山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市国资所属,占股51%)联合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9%),共同组建的峨眉山生态文旅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目标是通过实施该试点项目,以期全面改善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提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生态发展速度与质量,并探索形成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基础、组合旅游文化开发、绿色产业发展的“1+N”EOD发展模式。
1.2试点项目经验做法
按照各子项目成熟度分四批次推进建设,目前整体建设进度达13%,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峨眉山市试点项目形成了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要素保障。按照峨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等,精心设计筛选项目,优化布局建设用地,严格履行试点实施承诺,不以试点名义突破现有法律法规政策,不以试点名义代替项目立项等程序。此外,结合项目建设需求,分类制定要素保障专项计划,引导资金、土地、人才等关键要素向试点项目倾斜。预留约4000亩建设用地,并配套“管路同期建设”“地水一体供给”,全力保障试点项目“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二是构建全市整体工作推进机制。组建由峨眉山市委书记、政府市长任双组长的专项推进工作组,把相关部门(单位)纳入工作组,压实责任到人、明确具体职责、强化绩效考核,形成全市整体推进工作机制,高标准制定印发《峨眉山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峨委〔2022〕60号),确保试点项目按计划进度扎实推进。
三是努力提升社会资本吸纳力度。2022年6月成功举办峨眉南山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峨眉山市EOD项目发布会,现场发布试点项目的全部9个重点项目,与开发银行四川分行、省农发行等11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得共计790亿元授信支持。同时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目前累计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贷款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等共计19.32亿元,已到位9.17亿元。
案例二:泸州市纳溪区永宁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泸州市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永宁河下游两岸,永宁河属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叙永县西南与云南省威信县交界处尖山子,上游称清水河,纳溪区境内(纳溪段)河长45.7km。永宁河(纳溪段)污染源较多、相对分散、面源污染较重,采砂乱象、侵占岸线依然存在,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部分区域缺水现象较为严重,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纳溪区地处贵州、重庆、四川竹产业发展金三角核心区,林竹资源十分丰富,竹林总面积达95万亩,近年来纳溪区政府紧紧围绕“一根竹子”做文章,抓住“中国特色竹香”名片,着力推动纳溪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1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泸州市纳溪区永宁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纳溪区试点项目”),建设期限2021~2023年,总计划投资30.93亿元,共包括5个生态治理类子项目和3个产业开发类子项目,生态治理类项目以永宁河流域综合治理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产业开发类项目以打造竹产业园区、茶产业园区等为主。项目实施主体为由纳溪区政府授权平台公司,采取政府授权、股权合作和资源补偿模式组建的2个合资公司,即纳兴集团(市国资所属)和城发集团(区级平台公司)共同担任。项目总目标是通过实施该试点项目,以期重点改善永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打造高品质纳溪区竹产业。
2.2试点项目经验做法
纳溪区试点项目作为第一批国家试点项目,实施至今已近三年、整体建设进度达65%,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过程中积累了两方面好的经验做法。
一是组建领导小组,强化推进机制。成立由纳溪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强化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月调度、季督导”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试点项目实施。同时,拟将试点项目列入纳溪区深化改革重点推进事项,整合优化资源,打造示范亮点。
二是积极争取投融资。加强对接中冶、中交、中建、能投、三峡集团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参与该试点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多金融支持,包括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地方债券等,截至目前共实现融资8.91亿元。(作者:于倩楠,李 政,文 芒,阳 恺,彭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