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招商运营托管要闻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中机院  时间:中机院  点击:3796
为进一步摸清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在促进农业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找准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探索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绥中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条件,从园区规模、类型、主导产业、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市场及营销渠道、科技支撑、社会服务、产业扶贫、产业融合、品牌认证与产品追溯制度等方面分析了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提出了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科技支撑不够、科研投入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健全、园区(企业)聚集度不高、缺少资金支持和土地整体规划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科技支撑、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摸清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在促进农业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找准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探索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策略,调研组于2020年7月对绥中县农业园区相关主管部门和具有代表性的6家龙头企业针对园区(企业)发展现状、运行模式、产业开发、科技服务与示范、科技支撑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对策
 

  一、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绥中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绥中地处关内外咽喉地带,素称“关外第一县”,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点县,是辽宁省五点一线环渤海开发战略起点,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承接辽宁、京津冀两个经济圈双向辐射,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交通网络发达。
  绥中县交通网络发达,G1高速、G102和G306线、京沈客运专线、沈山线铁路等密集公路铁路交通网络与绥中港、山海关机场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巨大便利条件。

  3.旅游资源丰富。
  全县旅游总人数500万人次以上,适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果游结合、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等,为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果业等产业优势明显。
  绥中县地处国家苹果优势区域“渤海湾苹果优势产业带”内,是全国最大的白梨生产基地之一,是省级“白梨一县一业”示范县、全国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市和全国苹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以“绥中白梨”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五年,绥中县完成先导示范园215个,现代化示范小区35个,绥中白梨精品园9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6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97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以上。

  (二)绥中县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绥中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先后出台《绥中县2013年关于扶持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绥中县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绥中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绥中县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规划(2018-2022年)》等,以粮油、设施蔬菜、水果等为支柱产业,以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为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9.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96元,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农产品出口额稳定增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辽宁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苹果)、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开创了“关外开放第一县,东北振兴桥头堡”的新局面。

  (三)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
  绥中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先导示范园、示范小区、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农业园区乘势发展,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县域内园区形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均为个人独资。园区一般是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为主的生产企业或者农业加工企业。截至2019年底,全县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个,家庭农场135家,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23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2家,其中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带动农户15万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6亿元,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

  2.园区规模。
  调研的6家园区(企业)中,规划面积10000亩以上的2个,1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的1个,少于1000亩的3个。实际投资总额大于1亿元的3个,其中七彩绥中计划投资10亿元,现已投资达5亿元。年度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2个,1000-5000万元的4个。年利润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1个,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2个,低于100万元的1个,亏损的1个。

  3.园区类型及主导产业。
  6家园区(企业)中,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3家,以养殖业为主的1家,以加工业为主的2家。主导产业为1种的5家,多于2种的1家。主导产业以水产品加工养殖为主导产业的1家,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导产业的1家(未来开展休闲旅游业),以蔬菜育苗为主导产业的1家,以蓝莓种植、育苗为主导产业的1家,以肉鸡屠宰加工、调味品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各1家。6家园区(企业)中,全部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产业主导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其中七彩绥中、依农、豪远现代农业3家属科技带动引领型现代农业园区,七彩绥中和豪远现代农业未来欲发展为休闲观光型和产加销游综合开发型现代农业园区,春贺食品欲发展成水产品加工养殖+休闲游园区。帝华味精为绥中县食品工业园区唯一驻区企业。

  4.土地流转。
  调研的6家园区(企业)中,土地流转形式为租赁的3家,总面积12200亩;土地流转形式为其他的3家,总面积10909亩。租赁形式流转期限10年以上的3家,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5.基础设施。
  帝华味精、宏传禽业和春贺食品等加工企业生产线先进,七彩绥中、依农、豪远现代农业等农业园区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完善。其中七彩绥中已建成40000吨恒温冷藏库、8000吨恒温库、37座高标准现代化设施大棚和节水滴灌自动化工程、现代化食用油生产线等。依农已建成智能连栋温室35000 平方米,高标准日光育苗温室20000平方米,拱棚13000平方米,多功能综合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组培室、培训室、科研室、愈合室2000平方米。豪远现代蓝莓产业园建有高标准大棚150余栋,育苗基地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拥有500平方米技术和设备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组培室。

  6.营销市场及营销渠道。
  调研的6家园区(企业)中,以出口创汇和国内各地为营销市场的2家,占33.3%,以国内各地为主要销售市场的3家,占50%,以北方市场为主的1家,占16.7%。以“网络销售+订单销售”为主要营销渠道的3家,以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要营销渠道的1家,以“市场销售网络+订单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的1家,主要面向大超市、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农贸市场。以密集市场销售网络为主要营销渠道的1家。其中“网络销售+订单销售”的占50%,实现订单销售的占66.7%。其中,春贺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港湾扇贝等几十种海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地市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主要靠出口创汇,年出口创汇2800多万元。七彩绥中“辽宁秋地”品牌的苹果、葡萄、樱桃在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登记并已销往国内外。

  7.科技支撑。
  调研的6家农业园区(企业)中,1家园区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年科研投入50万元,科研团队共3人,占职工总数的25%,其中博士1人,本科2人。中级以上职称2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6.7%。1家园区无科研团队,中级以上职称15人,占职工总数的13.6%,年科研投入171.67万元。6家园区(企业)中,4家与科研院所有科企合作,其中3家合作单位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1家合作单位为沈阳农业大学,1家合作单位为招商引资的投资公司,1家无科企合作。1家与国外企业有合作。6家园区(企业)中,仅有2家有科技成果转化,其中1家引进蔬菜新品种20余项,蔬菜生产技术1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0亩。1家引进先进技术1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0亩。其余4家没有新产品新技术引进与推广。

  8.社会服务水平。
  6家园区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显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中2家带动农户达3000户,3家带动农户100户以上。每个园区全年用工量达到50000多个工作日,解决了当地大批剩余劳力问题。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35000-60000元,带动农民增收均在150万元以上。园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展示与应用,提高了生产水平,增加了收益,也给当地农民参观学习和接受培训带来极大方便。6家园区平均每年开展农民培训均在100人以上。6家园区(企业)中,以豪远现代农业、七彩绥中、依农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农业园区,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七彩绥中年度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产值达2826.89万元,豪远现代农业年度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产值达1334万元。以春贺食品、宏伟禽业和帝华味精为代表的加工业带动了绥中县第二产业发展。其中的宏伟禽业通过订单养殖形式带动了当地养殖户发展。

  9.产业扶贫。
  开展“飞地扶贫”。七彩绥中于2019年以“政府+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先后与加碑岩乡、明水乡、荒地镇、沙河镇、永安乡、高台镇等多个乡、镇、村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飞地扶贫”项目。在园区内利用150多亩的优质地域建设高标准现代化设施大棚37座用于扶贫项目,大棚产权属于村集体或合作社所有,公司负责项目经营,每年将年收益不少于投资额的10%返还归村集体或合作社所有,用于扶贫攻坚,项目合作期限12年。2019年按飞地扶贫合同约定,返还飞地扶贫项目资金98.5万元,让贫困人口真正得到了实惠。该项目已经带动建档立卡户3207户、667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公司长期用农民工200人,季节性用工达900人,月均发放工资123万元。

  10.产业融合。
  调研的6家园区(企业)中,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各园区处于孤立状态。七彩绥中正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未来欲发展成为集绿色果蔬种植及深加工、家禽养殖、酒类酿造、冷链仓储物流、网络销售、休闲旅游农业及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豪远现代农业蓝莓深加工为其他企业代加工形式,未来考虑深加工。

  11.品牌认证与产品追溯制度。
  6家园区(企业)均有注册品牌或商标,其中注册1个品牌(商标)的5家,注册3个品牌(商标)的1家。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均有产品认证体系,其中有2家建立了产品可追溯制度。

  二、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尚处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集产、加、销、游于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产业园区。

  1.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绥中县农业园区(企业)发展中,呈产业“孤立”状态,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不足。以加工业为主导的园区,与第一产业连接不够紧密。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文旅休闲服务业发展不足,所有园区(企业)均未形成产业融合发展链条。

  2.科技支撑不够。
  一是科研投入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和科研投入,而调研的6家园区(企业)中,只有2家有科研投入,只有1家有自己的科研团队,科研力量和科研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业对于高科技的需求。二是科技人才匮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调研发现,绥中县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人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少,缺少自主创新,多数依赖于合作的科研单位和合作企业提供支撑,缺少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健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以科技和创新为引领,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联合搭建创新平台,共同攻关,以此驱动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目前绥中县仅有部分园区建立了科研团队,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知名企业联合建立科企合作,但依然缺少高精农业技术人才,尚需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培育研发团队和专业技术队伍。

  3.园区(企业)聚集度不高。
  目前,全县农事园区、企业呈分散、分割状态,关联度不高,食品工业园区仅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企业与加工企业、服务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尚未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聚集形态。

  4.缺少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是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调研的园区(企业)中,以七彩绥中和现代豪远为代表的园区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产出周期相对较长,面临资金不足,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5.土地规划问题。
  以春贺食品为代表的园区(企业)急需改扩建,宏伟禽业、帝华味精等龙头企业需要扩大生产线,面临土地规划问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燃气管道等配套设施,降低企业成本。

  三、绥中县农业园区发展对策建议
  1.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针对当前绥中县农业产业园区(企业)“孤立”现状,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出台地方农产品保护政策,着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种苗繁育、农业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全面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集产、加、销、游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打造集中连片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在产业园核心区开展精深加工,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业由“卖原料”进一步向“卖加工品”“卖风景”“卖服务”转变。

  2.立足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型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鼓励经营载体集群化发展,统一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标准,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受益群体,促进农民当地就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增强科技支撑,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引培并举的方式,培育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创新型企业,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平台。围绕绥中县农业产业布局,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园区、示范区集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园区、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在园区建立产学研基地、研发平台、专家工作站等,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主导产业研发平台、产业技术试验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加速成果转化。(作者:崔淑贤 于金成 袁立新 赵斌)



中机院以研究和规划为引领,以招商托管为支撑,从咨询、规划设计软服务向开发运营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业务版块。服务范围涵盖大数据、咨询、规划、招商运营及托管等5大类服务。
在招商服务中,本院提出“离岸招商、离岸孵化”的创新理论,通过以商招商、以资购商等多种招商形式推进工作,得到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甘肃天水市政府、金乡经济开发区等40多个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产业地产商的认可。经手项目霍尔果斯经开区伊宁园区产业链图谱及招商策划项目  /   普光经开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招商图谱项目  /   太原市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项目  /   盐城400平方公里滩涂用地招商策划项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项目  /   贵州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地图项目  /   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区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策划  /   贵州观光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
...................................................
欢迎致电咨询 400-666-8495
分享到:
上一篇:广东顺德产业园区运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视角下创新园园区运营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