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招商运营托管要闻

合作共建园区运营模式及支持政策创新研究

来源:中机院  时间:中机院  点击:3473
本文通过调研京津地区的合作共建园区,总结出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服务理念优质高效、园区合作模式新颖等成功经验,同时还发现存在园区间产业同构现象初现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园区发展优势、探索新型合作模式等创新对策建议。

  合作共建园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本文通过调研京津地区的合作共建园区,总结出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服务理念优质高效、园区合作模式新颖等成功经验,同时还发现存在园区间产业同构现象初现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园区发展优势、探索新型合作模式等创新对策建议。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共建园区是产业园区的形式之一,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形式之一。它作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跨空间进行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是两个独立行政区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实现跨界城市之间互动合作,达到共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的协作探索。

  共建园区的实践和探索
  合作共建园区是跨界城市之间互动合作的结果,其目的在于通过共同建设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本文采用调研访谈法,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新城和天津未来科技城(拓展区)等京津共建园区为例开展研究,对天津的共建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和现有支持政策进行调查,总结共建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究园区在目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通过深入调研,本文总结发现,实现良好运转的共建园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比如,宝坻区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的中心腹地,濒临渤海湾,是京唐秦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宝坻南站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的枢纽站,2020年建成通车后,宝坻至北京市中心仅需18分钟车程,距滨海新区20分钟车程,宝坻将真正融入京津唐“半小时交通圈”。

  二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京津冀产业转移滨海新区重点承接平台之一,将重点承接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等产业,主要发展方向定位为科技金融与科技服务业高地、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将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确定为京唐秦发展轴活力新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在宝坻区原有四个示范园区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确定为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对不符合园区发展规划的产业、重污染的产业一律不予批准引入和投入建设。

  三是服务理念优质高效。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以“一对一”的服务理念,要求从项目谈判对接到产业项目落地、验收、入驻园区,均由一人负责跟踪服务,将项目对接服务落实到人;同时还搭建了“一站式”服务体系,将产业政策、科技金融、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软性孵化、智能园区等服务平台同时纳入园区管委会统一进行服务对接,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内设有行政审批分中心,实现园区的事在园区办;针对正在注册或者进入场地装修阶段的企业,提供免费的临时办公场所“过渡空间”;搭建管委会微信服务平台,高效解决企业困难,加强产业交流与讨论,拓展分享渠道。

  四是园区合作模式新颖。宝坻中关村科技城采用市场化运作、公司制管理模式,中关村方面与宝坻区属国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合作协议》中,授权科技城公司作为科技城的统筹管理主体,按照市场化方式,统筹科技城的整体开发建设。双方通过项目公司构成和统筹开发的管理模式进行合作,实现园区良性发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则采取了政府合作模式,科技园管委会设双主任,分别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滨海新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同时京津两市政府合作设立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领导小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强大的政府合作背景,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保障,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园区,在各项政策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已有7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共建园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和产出效益尚不明显。园区共建成果丰硕,但目前尚处于起步期和投入期,主要发展目标是招商引资,在3-5年的建设期内,入驻企业的数量和可选择的空间范围仍然较小。二是共建园存在产业同构现象。通过调研走访,部分园区的发展优势和产业定位尚不清晰,存在运营模式不确定现象,尤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存在同构现象。三是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初期建设阶段,园区主要将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如何将现实工作与未来的产出效益指标相结合,将招商引资与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相结合等,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情况。

  政策建议
  针对部分天津合作共建园区发展的宝贵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注重区位和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是基础,交通设施是关键,完善的交通网络、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是企业选择园区的首要因素。

  二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周边区域产业情况,合理选择主导产业,积极融入周边产业链构建,不仅考虑将符合园区战略规划的企业“引进来”,也要考虑未来发展过程中帮助先进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区域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

  三是探索新型合作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合作模式是目前共建园区实现优质发展的关键。无论政企合作模式还是政府合作模式,在探索产城融合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四是实行错位发展策略。应将共建园区目标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相结合,将本园区与其他园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模式,避免重复规划和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五是坚持市场政府“双导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园区经营模式,同时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政策的引导,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的共同作用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市场与政策相结合的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

  六是建立内部协调机制。鼓励区政府牵头在各辖区内建立园区协调机制,协助难以在本共建园区内就地生产的入驻企业完成科研成果在所在辖区内部的转化,既帮助企业缩减研发-生产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也有利于实现各辖区的经济发展。

  七是创新合作交流机制。鼓励共建园区开展多地合作共建交流平台和长效机制,并鼓励园区管理人员“走出去”,与长三角先进共建园区加强学习交流,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是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共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均需要协调大量行政资源进行产业和空间拓展,因此应明确园区的行政主体和行政边界,这不仅关乎园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在于园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九是制定个性化激励机制。对于分别以科技研发和经济效益为主要功能的园区,应分别从招商质量和项目产出方面进行考核,并考虑园区建设的周期性和可持续性,避免以短时间为周期的考核目标,尽可能以宽松的环境和体制激发共建园区的创造性。(作者:李晓广 樊硕)


中机院以研究和规划为引领,以招商托管为支撑,从咨询、规划设计软服务向开发运营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业务版块。服务范围涵盖大数据、咨询、规划、招商运营及托管等5大类服务。
在招商服务中,本院提出“离岸招商、离岸孵化”的创新理论,通过以商招商、以资购商等多种招商形式推进工作,得到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甘肃天水市政府、金乡经济开发区等40多个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产业地产商的认可。经手项目霍尔果斯经开区伊宁园区产业链图谱及招商策划项目  /   普光经开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招商图谱项目  /   太原市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项目  /   盐城400平方公里滩涂用地招商策划项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项目  /   贵州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地图项目  /   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区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策划  /   贵州观光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
...................................................
欢迎致电咨询 400-666-8495
分享到:
上一篇:共享视角下智慧钢铁物流园区运营设计
下一篇:土地托管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实探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