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三大工程。
此项举措,既能够促进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又能够增强大城市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
同时,“平急两用”作为中央规划、多部委协同的项目,成为稳投资的关键之一,也成为经济发展新赛道和新的增长极。
“平急两用”建设:
为什么要建?
谁来建?
怎么建?
有哪些政策支持?
如何策划“平急两用”项目?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内容。
什么是“平急两用”?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有机结合,从而打造一个既具备日常运营功能、又具备应急响应能力的基础设施系统。
在满足平时使用功能前提下,出现紧急情况时,对建筑布局、机电设备、结构构件等主体部分不做较大变动;
仅对局部空间、人员流线、设备运行方式、管控措施等方面做适当调整、补充和改造,即可满足应急功能要求。
目前,各地“平急两用”设施的“平”时用途大多与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相近,如公园、体育场馆、宾馆酒店等;
“急”时则可满足疫情、地震、洪灾、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为什么建“平急两用”?
“平急两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的升级和转型,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对城市应急建设有补足短板的作用;
涵盖了文旅、酒店民宿、公共卫生、城郊大仓物流、应急避灾等,分别对应文化旅游业、住宿业、医疗行业、仓储物流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等领域。
“平急两用”本身,也酝酿着大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活动有繁荣作用。
由于其规模较大、使用效益管护的成本较高,这也为社会筹集资本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产业投资提供了一些帮助。
为什么建“平急两用”?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发改委组织牵头、推动项目建设,立项阶段审核通过后(一般是省级审核备案)纳入项目清单。
社会资本想要参与“平急两用”项目,有两种途径:
第一,部分省市陆续推出“平急两用”项目清单,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参与;
第二,存量或新建项目,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纳入“平急两用”项目清单。
怎么建“平急两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超大特大城市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目前,一些地方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技术指引文件或设计、建设标准。
部分“平急两用”技术指引
“平急两用”钱从哪儿来?
目前,“平急两用”类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发债与银行贷款,所发行债券为交易所设立的特定品种标识资产支持证券产品。
银行贷款当前给予信贷支持的主体是政策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武汉市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介会中,涉及的金融主体为“6家银行”。
未来,预计金融机构将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
此外,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支持“平急两用”设施建设。
怎么建“平急两用”?
“平急两用”项目作为国家战略工程,纳入项目清单的“平急两用”项目,可以在专项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01、奖补
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中央和地方配套“平急两用”相关补助资金等。
02、税收
目前多数地方政府按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优惠,通常是“三免两减半”。
即,项目落地前三年相关税收免征,第四、五年减半收取,一定程度减轻了参与企业的运营压力。
03、融资
新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被纳入“平急两用”清单的项目,可以争取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
例如,在发债过程中,交易所设立特定品种标识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其他渠道发债也有类似的特殊通道,在审批流程和时限等方面优于一般项目发债。
部分行业“平急两用”功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