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如何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探索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河南正在探路。
7月16日下午,由河南省财政厅举行的河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现场答辩会在郑州举行。
据了解,本次试点选择采取竞争立项方式,全省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共推荐18个县(市、区)参与竞争。经专家实地考察,7月16日,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等12个县(市、区)进入河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竞争立项现场答辩环节,一一接受现场评审专家提问。
此次试点的重点任务是,各级财政安排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投入到试点区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达到完善公共服务、扶持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目的。
具体形式是支持试点地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一定数量村庄构成的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教育文旅“三位一体”,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最终建设成建设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消费热、农民富、品牌响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首批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结果将在两三个工作日内公示,12个答辩项目中,10个乡镇会获得试点资格。
最终获得立项的试点项目可获得2000万元定额补助,但补助资金分批下达,立项后下达资金1000万元。此外,试点启动后,省财政厅将适时以适当方式对试点组织开展评价评估,对评价评估合格的试点,延续予以资金支持1000万元;对评价评估不合格的试点,不再安排资金支持,取消试点资格。
据了解,为保证财政资金聚焦试点项目,省财政厅要求各级财政安排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资金主要用于促进试点试验区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增收、乡村治理改善等方面,并明确试点资金建设项目形成的基础设施、经营性资产及收益归试点区域村集体所有,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希望通过试点试验,最终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乡村全面振兴的机制和模式,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河南样板,示范带动中部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