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近日,市发改委组织编制了《哈尔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提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25个发展指标
《哈尔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客观分析了哈尔滨市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粮食综合生产力、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村庄绿化覆盖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25个具体的乡村振兴阶段性发展指标。
壮大205个龙头企业创建15个产业特色小镇
哈尔滨市乡村振兴“目标”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创造发展范例、践行发展目的;
其“路径”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其“抓手”是:推进117个重大产业项目、壮大20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5个产业特色小镇;其“引领”是:创建200个示范村、20个示范乡镇,全力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规划》还对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分类推进村庄发展作出了安排,提出了“引领示范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5个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
到2022年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
在产业振兴方面,《规划》围绕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项重点任务。
到2022年,哈尔滨市将建成生态良好、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基础配套、土地肥沃、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生态高产标准农田326万亩。
发展食用菌、山野菜、林果、北药、苗木花卉、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森林培育及木材加工等8大产业,实现林业产值近700亿元。技术领先、设施完备的规模化养殖场达到1000个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
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强、产品优、质量好、特色突出的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100个。培育帽儿山太和水镇、英杰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五常稻乡小镇等15个市级以上产业特色小镇。
推进“领头雁”、“雏鹰计划”,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在人才振兴方面,围绕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发展急需人才类型,《规划》提出了加强多元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汇聚人才行动、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哈尔滨市将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每年遴选“领头雁”,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实施哈尔滨市雏鹰计划,在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申报现代农业领域、科技创业等项目,经评审可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到2022年,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建设10个“星创天地”。每年培训“村村能人”约3000人。在文化振兴部分,围绕焕发新时代乡村新气象、新面貌、新风尚,提出了弘扬特色传统乡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2022年力争100%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在生态振兴部分,围绕实现“环境美、生产美、生态美”,《规划》提出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等重点任务。
到2022年,哈尔滨市乡村生态振兴将全面铺开:
力争100%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行政村所在地100%实现绿化,95.5%以上村屯实现绿化,
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达60万亩,
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2,
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基地600万亩,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00万亩,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瓶回收率达60%以上,
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37万亩,退耕还林3万亩,建设800条农田林网。
光纤网络乡村全覆盖,4G网络向乡村深度延伸
在组织振兴部分,围绕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规划》提出了建设“四有”农村基层党组织、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基层政权等重点任务。
为改善民生实现共建共享,《规划》围绕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
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到2022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实施农网线路改造3000公里,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
光纤网络全面覆盖镇和全部行政村,4G网络向乡村深度延伸,乡镇覆盖率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95%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达98%以上。15%的村设置集综合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大厅”。
为推进《规划》实施,哈尔滨市将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等保障措施。
《规划》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推进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奠定了顶层设计基础,同时,规划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