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解决乡村发展问题作为中央工作的重点。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对于园林花木行业更是如此,乡村振兴这片田野上充满了希望与机遇。
景观规划与苗木应用
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生态振兴将贯穿五大振兴过程——良好的环境产生吸引力,能为乡村带来对产业、人才、文化与组织发展的多方引力。
生态美丽乡村打造离不开园林景观构建。国家要求规划先行,引导提升村容村貌。
有人预测,未来两年,乡村振兴中对生态景观的投入将超过千亿。随着乡村建设改造逐渐开展,园林设计、景观建设、花卉苗木销售等行业都将面临新的机遇。
水污染处理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过去普遍的农村环境。
解决乡村振兴的生活环境问题,首先要将垃圾、废水问题解决,恢复记忆中河岸青青、杨柳依依的乡村风貌。
农普结果显示,只有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污水处理、水生态治理将是一片巨大的市场。
东方园林早在2013年就推出三位一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在水环境治理中,将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紧密融合。
苗圃经营转型
各地乡村情况不同,决定了乡村振兴的途径有多种: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业创新等。
许多地区,依托于当地的苗木资源,发展出了景观苗木观赏、游憩及附加产业。
四川是较早实现苗木产业向三产转型的地区。目前,以地区特色苗木产品(桂花、紫薇、盆景、编艺产品)为基础的观光园、乡村旅游公园等范围逐渐扩大。
苗圃实现了一、三产融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去苗木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布局,有人预测,未来“得乡村者得天下”。振兴过程中,带给园林花木领域的红利也将逐渐浮现。
如何准确把握乡村振兴脉搏?如何让花木产业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机遇和风险永远并存。目前,已有不少地区的乡村振兴项目因“过于形式化”、“样板化施建设、“违背地方情况”而被叫停。关于乡村振兴,国家提出“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