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人才振兴是撑起乡村振兴的顶梁柱

人才振兴是撑起乡村振兴的顶梁柱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6-20  点击: 2401次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乡村仍是最大的短板,而补齐乡村这一短板的制胜法宝就是注重人才建设。只有念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经”,才能撑起乡村振兴的这座宏伟殿堂。

       步入新时代,无论是从内地到沿海,还是从山区到平原,乡村都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贫困帽逐年减少,传统农业已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乡村仍是最大的短板,而补齐乡村这一短板的制胜法宝就是注重人才建设。只有念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经”,才能撑起乡村振兴的这座宏伟殿堂。
 
       优化条件吸引青年人才。伴随城镇化的加快及青年人口外出打工,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村现象非常严重,愿意留守并扎根基层,致力于基层建设的青年人少之又少,无法利用有限的人口优势进行乡村的建设与优化升级,特色产业的发展与“一村一品”的愿景更是无从谈起。而想要达成这些目标,就需要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人选择基层。当地政府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引进一批具有特色性的产业项目,优化基层的资源配置,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改变基层老龄化、空心村的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一批有能力的青年人才扎根基层,才可更好的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自力更生培育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的确能为基层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村民在基层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能人,苦于没有相关的技能与学习渠道,导致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培育一批“乡土”人才,让其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新诠释。然而在培训的过程中却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培训流于形式、学不到真正技能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在培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训的长效性与内容的实质性,建立评价机制,让这些乡土人才在培训后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中间力量。
 
       开拓创新大胆使用人才。成乡村振兴之伟业,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实现乡村振兴,要敢于运用花大力气培养的本土人才,又要敢用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的外来人才。若只是将引进的人才与培养的人才当做摆设,引进的“金凤凰”会因无梧桐树而远走高飞;若将培养的本土人才当做摆设,就失去的培养的目的与初心。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敢于借鉴国家选用领导干部的相关机制、探索新办法,对于敢闯敢干的人才要积极鼓励,哪怕是在谋事创业中出现了错误,也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适当容错、纠错,乡村振兴的发展才会变得更有活力。只有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有新思想、新理念,加之人才的实干,定能助力乡村振兴的跨越式发展。
 
       人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乡村振兴的发展也不是一足之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征程中,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聚集各类人才,大胆创新、善用人才,才能答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乡村振兴的五大误区和六个要点
下一篇:对“三农”背景下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问题的冷思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