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目前武汉有94个村湾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达67.55亿元

目前武汉有94个村湾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达67.55亿元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10-18  点击: 1212次
目前,武汉有94个村湾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新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设施,进一步拉动了企业投资农村的积极性。而这一项目市级财政资金只投入了8.25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达67.55亿元。

目前武汉有94个村湾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达67.55亿元

        数十个进口品种、近50万株香水百合在四季花海里集中绽放,繁花似锦,获得不少游客的赞叹。今年国庆仅7天时间,地处武汉蔡甸区大集街天星村的花博汇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花博汇所在的天星村原本只是武汉近郊普通的农村,房屋破旧、道路狭窄、田园荒芜、村容村貌破败。2017年,在武汉市实施的“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简称“三乡工程”)推动下,有企业在不改变农民宅基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对村里的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将天星村改造成为一个集花卉旅游观光、创意农业体验、美丽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陈新垓介绍说,花博汇一期投资4亿元,整村租用农房178栋,流转土地1800亩。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花博汇已吸引市民、回乡能人和企业家100余人进驻,从事陶艺、文创、教育、婚庆、摄影等创新创业,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创业,其中贫困人口12人。如今的天星村风景秀丽、文化独特、艺术氛围浓厚,已经成为鲜花主题综合休闲度假区。
 
        近年来,闲置农房沉淀不活、工商资本下乡热情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困扰乡村振兴发展。据统计,像天星村一样的空闲农房,武汉市有11.36万栋,此外,还有大量闲置土地及山林等稀缺生态资源长期“沉睡”亟需开发。
 
        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农民在资源开发中加快增收?靠政府投入,财力不堪重负;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杯水车薪、力量分散。
 
        2017年以来,武汉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并密集出台“黄金二十条”“钻石十条”“能人回乡四张牌”“发展农业共享经济”等激励政策。如,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过田园生活,租赁农村空闲农房和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的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建设,盘活当地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带领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推动农村整村改造发展。
 
        武汉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三乡工程”取得了“市民享受、村民受益、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城乡一体”的初步成效。2017年全年武汉“三乡工程”共吸纳社会资金160.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4.21亿元;农村空闲农房签订出租协议10078户,年租金达到1.49亿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总额达到22.12亿元,全市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2.82亿元。有力推动了武汉的“三农”工作,预计今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增长8.5%。
 
        50岁的陈艳华在花博汇花食街经营一家“老街私房菜”,她说,进行改造后,明清风格建筑林立。“以前居住环境没有现在好,出门买个菜都非常不方便。现在花博汇建起来了,环境变好了不说,我们也不用再四处打零工了,可以自己做点小生意。”
 
        “三乡工程”提振了乡村旅游。武汉黄陂区木兰花乡旅游发展公司办公室主任江珊介绍说,杜堂村“美丽乡村+市民下乡”的模式,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从根源上解决了村民的增收难题。自村湾改造以来,这里户均年收入增至6.2万元,带动周边近500名农民就业。
 
        目前,武汉有94个村湾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新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设施,进一步拉动了企业投资农村的积极性。而这一项目市级财政资金只投入了8.25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达67.55亿元。
 
        “三乡工程”吸引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普通市民等各类群体参与其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回乡创业的能人。他们中间,有的曾是房地产老板,有的是大学生、公务员、教师。选择回乡创业后,他们深入农村、扎根农业,为武汉农村产业及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理念、新业态、新动能”。
 
        23岁的邓琪大学毕业后和同学来到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租了一栋空闲农房作为创业基地,成立了科技信息服务公司。说起公司未来发展,邓琪信心满满:大城市的“互联网+”已经运用于各行各业,互联网公司层出不穷,竞争激烈。“小城镇和农村还是一片价值洼地,市场空间很大。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庄跃华谈乡村振兴:通过“乡村+”的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
下一篇: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对外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