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要摒弃简单的“涂脂抹粉”,要让村落成为城里人欢喜的景点、梦里的水乡,还要让农村的“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要让天然禀赋和外来资源、农业和旅游等其他产业、传统发展理念和农村发展“新思维”等共同构成统一整体,相互渗透乃至“成全”。金泽镇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挖掘和整合资源,通过“乡村+”的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
金泽镇副镇长庄跃华谈乡村振兴
▲金泽镇副镇长庄跃华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做实基础工作。我们正式启用上海农交所金泽分中心,引导农户委托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日常管理。启动 1 个粮食烘干中心以及 5 个农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目前粮食烘干中心及托奇农机中心正在进行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进入正常办理流程,争取年内开工。金泽村、爱国村、育田村、双祥村 4 个农机服务中心建设正在抓紧办理建设手续,预计 7 月中下旬开始招投标,9 月份正式开工。另一方面把握未来发展主攻方向。结合区委、区政府在我镇打造“一条鱼”的设想,上半年我们对全镇水产养殖情况重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基本确定了金泽镇土著鱼特色养殖核心区域,初步设想试点面积3000亩,从苗种繁殖、特色水产养殖等方面做文章。同时邀请了多名水产养殖专家就金泽水产养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专题研讨,提出了多项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制定金泽镇“一条鱼”设想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继续坚持绿色农产品发展,今年已落实 5851 亩绿色水稻种植,共涉及 5 个合作社,占总面积 27%,争取通过绿色认证。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为了凸显“美丽乡村”成片建设整体效果,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打造万亩良田和“美丽乡村”两个“连片”建设总要求,实现全域“美丽乡村”。重点结合商榻地区土地整治及农林水联动项目的政策叠加,今年开展了商榻急水港以北连片建设(明年为港南片),涉及项目为:区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2 个行政村(沙港、王港村)2212 户,总投入约 1.71 亿元。村庄改造涉及 5 个行政村(沙港村、王港村、陈东村、建国村、三塘村)12 个自然村 2764 户,总投入 5528 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试点村-莲湖村申报和市规土局“新江南田园”乡村振兴计划试点—沙港村“特色村”的有关建设要求,做精做实更高标准的美丽乡村。为金泽的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暨“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提供重要参照依据。
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继续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止目前我镇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 65 家,土地流转面积 7911.26 亩,基本形成了大户带动作用。我们在做好镇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努力壮大集体经济。继续保持 8 个薄弱村综合扶持项目的良性运行,今年积极参与区级平台集体经济造血项目,促进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结合民宿经营试点,在蔡浜、莲湖等美丽乡村引入社会资本、引导回乡创业青年连点串线逐步形成规模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点发展设想
打造“一条鱼”的设想。一是形成基本的组织架构。拟成立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和“水源湖”牌淡水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前者主要负责整合金泽各项鱼塘等基础设施资源并进行标准化的改造,后者为具体养殖实施的单位,租用前者的鱼塘进行规模化养殖。二是区域的划定。经鱼塘整合后设想分为土著鱼良种繁育基地、特色休闲渔区、特色水产品养殖区三大块,根据不同功能发展金泽“渔业”产业。三是主要的经营思路。打造淡水产品的产业链运营,通过养殖、加工、营销,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重点以“水源湖”牌清水大闸蟹为引领,提高其知名度,逐步强化金泽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吸纳更多养殖户的参与合作,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希望结合金泽的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等优厚的自然禀赋,打造以“渔”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吸纳客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筑起“美丽细胞”的样板。推动乡村振兴试点村--莲湖村的建设成效。坚持以生态优先原则,贯彻到莲湖村发展的每个层面,通过四个“注重”推进精品村建设。一是注重整体风貌保护与重塑,依托青西郊野公园、江南水乡等风貌要素,以传统江南民居群、农家庭院风格为设计原则,通过改造、提升一批民居,形成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群落,重塑江南水乡之美景,再现生机勃勃的郊野村落。二是注重乡村文化传承与培育,充分挖掘、利用和传承本地乡土文化,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体验氛围。主动对接青浦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并与青西郊野公园积极合作,结合当地风情习俗,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文化设施,如村民活动中心、农村大舞台、村史馆等。并将通过民宿打造,积极引进蒲公英音乐种子计划、音乐大师乡村等落户莲湖村。三是注重创新创业活化乡村,拓展特色农业的延展面,培育和打造以“青浦红柚“、蓝莓采摘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休闲采摘体验等为主导的农业农事休闲游。依托青西郊野公园为莲湖村带来的大客流,积极鼓励农民创业,引导村民从他们熟悉擅长的事开始,从个体到群体,形成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探索“空间+产业”的融合。我们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后发优势,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挖掘和整合资源,利用项目和政策叠加,通过“乡村+”的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助力农业农村一、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一是未来几年在商榻地区将集合农林水项目、土地整治项目、万亩良田建设以及美丽乡村等项目的叠加,将休闲娱乐、民宿体验、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旨在打造出淀山湖畔更加生态、更具魅力的田园综合体。二是依托华为项目、特色小镇建设、别致的区域设计等,打造“乡村科创”和“乡村文创”的实验区,为我们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和新能量,同时也会为当地带来更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