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有哪些亮点?怎么干?

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有哪些亮点?怎么干?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9-28  点击: 2023次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有哪些亮点?怎么干?今天,我们通过下面内容一起了解。
 
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亮点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规划围绕这一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
 
  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同时,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方面,提出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并确定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方面,提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在促进乡村生活富裕方面,提出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如在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以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
 
  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补上乡村建设发展的多年欠账,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远远不够。”韩长赋说,“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调整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
 
  他强调,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三农”比例的政策文件,推动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说,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要推动两类人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一类是农业转移人口,围绕推进市民化“降门槛”,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另一类是乡村人才,既在“育”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也要在“引”上做文章,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重中之重是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黄汉权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规划对此设置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等5个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未来一段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需要保持在6亿吨以上。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到2020年达到60%,2022年达到61.5%。未来5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农业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万元、2022年再增至5.5万元。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到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到2020年增至28亿人次,2022年再增至32亿人次。
 
  韩长赋强调,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
 
分类推进4类村庄不搞一刀切
 
  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规划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4种不同类型,并明确要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说,集聚提升类村庄是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是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突破区。
 
  城郊融合类村庄,积极承接城市人口疏解和功能外溢,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与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特色保护类村庄的重点是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统一起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类村庄将加强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并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业。
 
  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乡村和因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解决好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
 
  “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不能盲目超前发展,不搞齐步走。”徐林强调。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2017-2018年习大大多次多个层面谈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出台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