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电(记者李美娟)2018年,含无人机经营活动在内,我国广义通航飞行活动已达136.1万小时,全国颁证通用机场数量从2018年初的76个增加到目前的202个,从业飞行员增长到3476名,注册通用航空器达3380架。
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健2月28日在于南昌举行的初教6飞机TC、PC(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两证颁发活动上说,民航局从2017年起陆续出台了60余项支持通航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航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航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提出了通航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要形成5000架机队、200万小时飞行量、1万亿经济规模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航企业。
李健说,当前我国通航业发展需求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大众娱乐、私人飞行、无人机运行已成为主要需求。但是,在低空空域开放、通用机场数量、服务保障设施配套、通航飞机制造、人员资质门槛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导致通航业发展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李健认为,中国民航适航审定能力与国际上航空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对通用航空器适航审查方面,在政策顶层设计、通航产品适航审定规章标准、通航产业专业审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说,民航局今年已着手对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将为通航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