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田园综合体专题研究 > 研究视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发展遇到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发展遇到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5-13  点击: 1970次
针对24个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目前存在的要素支撑不足、产业关联粗放、市场带动力弱以及农民参与度低这些共性问题,应从要素引进机制、产业连接机制、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农企互信机制方面进行优化。

  针对24个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目前存在的要素支撑不足、产业关联粗放、市场带动力弱以及农民参与度低这些共性问题,应从要素引进机制、产业连接机制、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农企互信机制方面进行优化。


      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发展遇到哪些问题

  不同模式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在迈向“三产”融合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过程中都面临要素支撑不够、产业关联粗放不足、市场带动能力弱以及农民参与度低的问题。

  (一)要素支撑不足
  田园综合体是城市要素(资本、技术、人才)对乡村要素(土地、人力、农业)的激活,然而,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城市要素支撑不足的问题。在资本方面,合理的资本构成应该是社会资本处于主体地位,各级财政拨付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实际中,社会资本介入明显不足,有些田园综合体获得的财政拨付甚至高于社会资本,如神州牧歌草原综合体2017 — 2018年的社会资本和各级政府财政拨付分别为2.89亿元、2.33亿元,襄汾田园综合体社会资本和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分别为2.38亿元和5.88亿元 。社会资本不足严重制约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这可能源于在田园综合体开发前期,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瓶颈较多。在技术要素方面,虽然高效农业或多或少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田园综合体中,但是规模小、范围窄、技术不够成熟,致使在价值增值方面还差强人意,而技术支撑型的田园综合体更是寥寥无几。在人才要素上,人才缺失意味着创意缺失、管理缺失,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涉及众多细分行业,需要多样化人才出谋划策,促进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而人才缺 失是各 类田园综合体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短板。

  (二)产业关联粗放
  各类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关联生硬粗放,产业融合仍普遍浮于表面。以农产拓展型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农产品加工技术单一、技术水平含量低、制成品种类较少,农业加工后续的物流、冷链仓储等业态还未成形,而将农业加工作为旅游景观的后向性业态延伸开发还未落地。以农旅协调型为主的田园综合体,设置的旅游活动仍然局限于单调的花卉观赏、瓜果采摘,与农业观光园并无区别。其中一些田园综合体为了突出景观,将大量资金用于珍贵花卉的购买、种植以及维护上面,花期过后,花卉的生产性功能并不能落地,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同时,田园综合体的创收来源也急剧锐减。再如,一些田园综合体花费大量成本修建用于展示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科普展馆,但是农产品种植体验、动植物照看托养、认领等参与性业态跟进不了,这些农耕文化展馆只能成为摆设,产生不了效益。

  (三)市场带动力弱
  田园综合体的核心竞争力弱、同质化严重,以技术支撑型和拓展型为主的田园综合体缺乏品牌运营意识,不能实现品牌与田园综合体的协同互嵌发展。而农旅协调型田园综合体还是以简单的观光体验为主,而真正具备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的项目较少,游客缺少共鸣感。同时,农作物生长周期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在不同阶段不能实现业态之间的动态化对接,品牌热度不能持续,影响市场存在感,收益来源主要依靠节假日的游客。此外,用于投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环境优化的比重较少,而习惯于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人会因两者间的巨大落差降低复游意愿和停留时长。

  (四)农民参与度低
  农民实现就地就业增收是国家推动实施田园综合体的目的之一。目前,农民参与程度低是田园综合体存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对乡村主力中青年的吸引力尚未形成。其中,田园综合体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和农民参与获得的增收幅度小是主要原因,如2018年,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覆盖区域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共4738人,参与到园区务工和经营的人员仅有527人 。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所在李家庄村共有803户、3252人,目前有100多户进入园区创业,大约占 12%。巴夫洛田园综合体开发过程中,2017年总收益682万元,其中公司收益为481亿元,在对农户分配上,仅有71个农户实现收入,每人平均收益仅2.8万元。总之,田园综合体在开发过程中,公司和农民或者农民合作主体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机制,公司处于主导地位,农民还处于边缘。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优化路径(解决方案)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作为田园综合体的排头兵,还需通过不断创新要素引进机制、优化产业连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增强农企互信来突破发展瓶颈,以为其他地方级田园综合体提供示范。

  (一)创新要素引进机制
  创新要素机制包括人才引进机制、融资机制以及技术引进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对当地的大学生进行建档,掌握有意愿回乡人才的动态,动员他们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中去;要通过多层次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重点鼓励以科研团队或者以公司为单位的人才团队的入驻;在融资方面,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由政府出面,对资质较好的开发公司进行担保,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同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多样性的融资贷款方式。在技术引进方面,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融产、学、研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承接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二)优化产业连接机制
  在田园综合体内部,只有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才能扩大乘数效应。不论是基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势递进,还是基于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的逆向延伸,在发展初期可以基于乡村实际选择一个或几个产品的产业链条,做精做实,在技术和创意具备的前提下落地实施,而不是将田园综合体作为一个筐,不计成本收益地将一些看似相关的业态往里放,产业联动不起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依托网络寻找关联产业的创意思路,可以根据乡村特色与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定位发布相关主题的创意类大赛,集中社会力量为田园综合体的融合提供思路。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型大众化媒体进行直播,与受众产生互动,根据受众需求探寻产业间隐性连接点。

  (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每个田园综合体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特色定位,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发展内核,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进一步明确投资收益机制,提高资本入驻的积极性,使田园综合体具有持续性发展活力。通过品牌化策略努力提高田园综合体的知名度,以龙头业态为主导建构产品、服务、娱乐一体化的品牌体系,增加消费者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扩大对外营销宣传力度,参考电商平台的节庆营销理念,根据季节开展不同主题形式的节庆活动,创造市场热度。借助大型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旅游平台等构建面向市场的全方位传播矩阵,及时展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理念、最新进度、园区亮点。建构属于自身品牌的APP,通过APP平台的大数据获取受众的精确画像,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四)增强企业与农民互信度
  政府牵头鼓励农民依托农民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和双方的沟通效率。建立农民合作社与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合作主体的规范和约束机制、资本透明化运行机制,解决企业和农民参与的后顾之忧,提高双方的互信度。同时,增加对农民的技能和素养培训,提高企业对农民的信任度,增强企业为农民提供岗位的积极性。(作者:刘冰冰 王志标)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10余年来致力于产业及园区、乡村旅游综合体、农业休闲综合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专家及政资源。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经手上项目500+例,其中田园综合体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陆河县林中花溪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策划、河间景和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九台区大健康田园综合体策划、北京大兴区爱情海玫瑰园定位及业态规划、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岛农业观光园总体建设规划、国家首批试点项目中国高安巴夫洛田园综合体规划等。
    特色业务:田园综合体规划、创意农业园规划设计、休闲旅游农业园规划设计等服务,项目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主要规划有乡村旅游主力项目集群、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建筑群、农业产业项目集群、田园社区项目集群等。
上一篇: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模式——技术支撑型、农产拓展型、农旅融合型
下一篇:杭州湾特色田园乡村的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