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十五五规划专题 > 十五五百科

透视各部委'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探寻未来发展重点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05  点击:207
国家“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规划。去年以来,各部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自身职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前期研究课题,涵盖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区域协调、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

  国家“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规划。去年以来,各部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自身职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前期研究课题,涵盖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区域协调、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


  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规划统筹部门,重点研究宏观经济走势、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地缘政治影响等宏观环境问题,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投资、消费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展开了不同的研究。如在投资领域,展开工程咨询标准化体系研究,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双碳”指标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研究。在消费领域,展开增强消费内需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以及新技术背景下的消费新模式和新增长点等研究。在社会发展领域,展开“十五五”时期社会发展形势、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研究、“十五五”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规划研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工信部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核心,重点布局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2025年工信部将着眼“十五五”谋划,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增强轻工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内需行动方案,制定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

  商务部聚焦国际经贸合作与国内消费升级,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路径、中非合作提质升级机制,同时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并扩大内需。

  自然资源部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如稀土、锂矿)、生态修复与荒漠化治理,以及“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

  财政部侧重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及绩效评价改革。住建部则关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提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等课题等。

  突出系统性前瞻性问题导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梳理了各部委“十五五”规划的相关课题研究,发现其体现了“系统性、前瞻性、问题导向”三大特点,旨在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瓶颈包括科技创新瓶颈,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升级面临“中低端锁定”风险;内需与消费动力不足问题,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进一步释放,需改善收入分配、优化消费环境;区域与城乡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亟待破解;绿色转型压力,如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技术与政策衔接尚需完善;人口老龄化与生育难题,亟需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应对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变化等。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重点。2024年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上表示,在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特别是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基础性工程。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年度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研究出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举措。

  在部委的“十五五”前期研究中,呈现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的特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环境监测、制造业升级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共性课题,且多部委强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芯片、新能源材料)。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的“十五五”前期课题研究中,还包括科技赋能国民体质提升创新发展研究和科技创新助力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等。

  跨部门协同与政策联动也在增强。各部门课题强调协同性,如生态环境部与水利部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合作,工信部与自然资源部在绿色制造与资源利用中的联动。同时,强调民生导向与安全底线,研究覆盖人口发展、医疗保障、职业教育等民生议题,同时统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底线问题。

  为绘制未来五年蓝图做准备

  “十五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区域协调、民生福祉和开放合作等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各部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里,能看出一些关键着力点。

  从产业来看,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工信部将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重点,将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治理水平。加快数字技术与居民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政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

  从绿色低碳全面转型方面看,碳中和路径将深化,生态环境部以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碳交易市场完善为抓手,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自然资源部强化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利用。

  从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来看,“十五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聚焦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全国区域发展“一盘棋”意识,每个区域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将深化,同时推动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联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生产领域促进效率最大化,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同时要注重分配领域的公平化,着力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瞄准发展的短板下功夫,使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和不同区域。

  在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方面,推动“一老一小”服务,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与养老保障,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推动医药卫生改革、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等。

  “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深度思考。通过破解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区域协调等核心问题,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十五五”如何谋划?重点在哪?
下一篇:中国化工企业“十五五”规划的制定误区与应对策略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