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地方政府规划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十五五”规划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引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科学做好产业规划,是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环。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多年产业规划编制经验,中机院编制组认为,“十五五”规划中县域产业规划,需要遵循“三忌、两要”的基本准则。
一忌就地取材,有什么只发展什么。产业规划当然需要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优势产业。但对许多地区来说,可能存在资源优势不明显,资源禀赋同质化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资源禀赋发展产业,局限性太大。因此在“十五五”规划中需要有新思维,“从无到有”谋划新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二忌盲目跟风,别人发展什么我们也发展什么。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是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这种结果最终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互相竞争,互相伤害。县域产业规划要结合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可以选择发展“小众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
三忌盲目扩张,片面追求规模。县域产业大多数发展水平不高,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为主,片面追求规模短期虽易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不可持续。因此产业规划要围绕产业链,尽可能往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精深加工方向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由量变转向质变。
一要跳出圈子从高处看。产业规划站位要高,不能局限于县域本身,要跳出圈子从高处看。在选择产业时,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定方向,要结合市场需求定方向。如选择国家和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选择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产品需大量进口的产业,在能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这些都是优先考虑的产业方向。
二要放开眼光从长远看。产业选择眼光不能只看当前,可持续发展才是产业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选择产业时要避开夕阳产业、避开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尽量选择具有较大潜力、未来会高速增长的产业,选择绿色低碳产业,这样才能让产业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五五”县域经济规划研究思考和建议
1.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及目标指标体系
(1)科学评价“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和突出问题,结合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研判县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梳理分析“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三大经济”工作部署,结合县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县域在全州在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和定位等,立足各县主要发展特征、目标定位、发展方向等,研究提出“十五五”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3)对标上位规划前期指标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改革创新为导向,充分吸收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等指标,研究提出“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2.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等,结合国家、省、州重大战略,深度剖析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本质差别,研判县域“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2)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和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以县域产业发展基础为底色,聚焦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升级、培育现代农业、培强产业园区等方面,提出县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
(3)根据省、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按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结构,重塑县域产业体系,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
3.开放型经济构建体系
(1)系统分析县域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主要制约症结;
(2)与周边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当前和下一发展阶段全州及县域对外开放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3)从产业链、流通体系、内陆开放等方面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点领域和具体举措建议,研究提出适配国内需求的供给体系建设目标及路径;
(4)提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点合作方向和具体路径举措,从做大对外贸易规模、做优进出口结构、做强出口导向型产业等提出提升县域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举措。
4.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发展
(1)聚焦园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主导产业),系统梳理县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比较优势、突出短板,找准在全国、全省中的定位,研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调整重构的影响因素和趋势特征,研判“十五五”时期县域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深入分析县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把握的重点和破解的难点,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方向和重点明确策略、重点、方向和举措;
(3)围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制造业开放型、创新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研究提出“十五五”时期以园区为重要载体全面提升制造业能级和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建议。
5.县域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路和举措
(1)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以国家、云南省和市级相关政策文件及规划为基本遵循,分析县域“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与承接的成绩和不足,立足资源、市场、要素等多方优势,找出县域承接产业的关键问题与着力点;
(2)研究与对比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成功案例,借鉴经验及教训;
(3)以县域产业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律为依据,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提出县域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方向;
(4)在遵循规划、产业发展目标及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以普惠性优惠政策为基础,针对县域重点产业或者单一企业制定特殊优惠政策,有效推进县域产业承接工作。
6.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1)全面分析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状、特征、潜力,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突出短板和重点问题;
(2)借鉴省内外标杆城市成功经验,立足县域特色和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出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
(3)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聚焦农业产业精细化、农业农村数字化、农业设备科技化、城乡发展融合化、农业人才多元化、基层治理规范化、农民增收持续化,提出‘十五五’时期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建议。
7.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聚焦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等重点服务业产业,梳理分析县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对产业发展趋势、热点及本地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县域“十五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提出未来重点培育的业态、打造的重点项目等,同时对标其他发达城市和先进地区,总结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3)围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目标要求,提出县域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及对策建议,并围绕物流枢纽、节点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提出一批支撑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
8.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1)总结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底蕴内涵,分析县域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机遇挑战;
(2)梳理分析当前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短板,比较分析国内相关城市近年来提升文旅资本市场化运营、打造现象级文旅产品的经验成效;
(3)分析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提出“十五五”时期传承彰显文化、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和重大项目。
9.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
(1)以率先实现流通现代化,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为目标,聚焦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发展低空经济、物流降本增效、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等领域,提出“十五五”时期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
10.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1)结合民营经济现有发展实际和需求,梳理国内发达县份的经验模式和有效做法,横向对比和分析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短板和不足;
(2)调研民营企业的主要困难和核心诉求,围绕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十五五”时期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