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辽宁省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9万字之多的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现身”。《纲要》综合了全省各方智慧,勾勒出未来5年乃至15年的辽宁底色,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强调了持之以恒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和增强忧患意识等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现实规划目标强大力量“三篇”,共22章93节,设置47个专栏,是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市和省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共同努力的结晶,集合了全省各方智慧,反映了时代特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规划《纲要》坚持系统思维,把安全发展要求贯穿辽宁振兴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立足五大安全战略定位,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规划《纲要》中指出,维护国防安全,健全高效国防动员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400万亩,黑土地保护实施面积2000万亩;巩固生态安全,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保障能源安全,完善能源产供销体系;夯实产业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建设法治辽宁、平安辽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如何在能耗总量控制下谋划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必须回答好、实践好的重大课题。规划《纲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项目纳入规划《纲要》,加快“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坚决遏制盲目扩张过剩产能和发展高耗能项目上马冲动,守住高质量。
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工业振兴的重点,是做好“三篇大文章”。做好“三篇大文章”是政治任务。规划《纲要》围绕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逐一破题,明确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实施重点产业链改造、开发和培育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和本地配套能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前景光明,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雪东表示,省发展改革委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斗争精神,真抓实干,狠抓规划落实,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