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商环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政府发挥合力,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资源配置和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2019年,我国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全球排名再次实现高位提升,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一,营商环境改革成就举世瞩目。
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与亮点
一、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
1、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印发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事项数量由《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的151项减少至131项,压减比例|13.2%。取消各地区自行编制发布的市场准入类负面清单23个。
2、全年全国减税降费达到2.36万亿元。
3、制定电信降费相关方案,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和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同比下降41%和36.7%。
4、司法部牵头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清理证明事项。截至2019年12月,已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
二、聚焦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持续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实施差别化监管措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联通46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过500亿条。
2、市场监管总局优化升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系统上线以来至2019年底,访问量累计1050.14亿次、日均访问9503.55万次,查询量累计达88.53亿次、日均查询801.13万次。
3、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政务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经过专项治理,失信政府机构履行率达99.68%。
三、聚焦减环节压时限,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分两批印发实施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发布人口、法人等领域1293个数据共享服务接口,提供在线数据查询核验超过7.19亿次,支撑跨部门跨地区数据交换量达日512亿条次。
2、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连通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余个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接入地方部门300余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一批高频热点公共服务。
四、聚焦完善法规制度,合法权益保护为断加力
1、加快推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便利化改革,缩减商标、专利审查周期,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审查效率,截至2019年底,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
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共修订、废止法规、规章、文件2032件,共抽查项目125941个,抽查发现问题14007个,重点核查项目12319个,发现问题2554个。
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前景与展望
1、 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精简准入审批手续
2、 优化监管方式:进一步减少监管执法干扰
3、 强化精准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效能
4、 着力降低成本: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5、 强化标杆引领:进一步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中国营商环境评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工作启动
2018年1月
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立足中国国情,在学习借鉴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着国际可比、对标世午、中国特色原则,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实践探索
2018年3月中旬
牵头组织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2个城市开展了两批次营商环境试评价。
2019年5月
组织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部分地县级市等41个城市开展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
2019年8月
组织对东北地区21个城市开展东北地区营商环境试评价。
3、确立完善
2019年10月
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国特色营商环境评价制度以行政法规形式予以明确。
2020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意见明确,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适时在全国范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著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正式出版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全面梳理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回顾总结了2019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亮点,系统描绘了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鞍、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景展望,认真提炼了参评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改进提升过程特别是一大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潇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集中呈现了各重点领域的最佳实践、改革方案和路线图,向社会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创性、差异化探索。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绘制了1000余张解释图表,梳理了优化营商环境各领域240余份政策文件和210余项改革亮点,汇聚了各地区探索形成了100余个典型案例。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正文共分为4个部分。
“总论篇”主要介绍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及评价实践,展示各地区、各部门改革成效,勾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蓝图愿景。
“示范引领——标杆城市篇”选取综合表现突出的15个标杆城市作为典型案例,重点展示工作思路、推进步骤、具体安排、改革亮点。
“以评促改——最佳实践篇”系统梳理开办企业等18个重点领域的改革要求、最佳实践、创新做法,并选取部分城市探索实施的差异化、针对性政策措施,供有关城市学习参考借鉴。
“一省一案例——改革集萃篇”汇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索创新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鼓励引导支持更多地方学习借鉴、复制推广并创新推出更有针对性、开创性的改革举措。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定位为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政策库“,全面展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白皮书“,学习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经验集”,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勇于探索创新以评促优的“光荣榜“,狠抓政策落实、以评促改的“推进器“,促进各方交流互鉴,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形成各地区、各部门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局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