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十四五”规划,提前布局贸易行业发展,扩大国内贸易交易,提高国际贸易地位,现针对我国在贸易方面存在三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是缺乏规则性的制定权。国际贸易交易,基本是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参照运行,而此体系几乎是美国及欧盟的几个国家共同制定。其贸易规则是利已的,包括贸易内的知识产权,话语权。我国对此贸易规则没有话语权。现在急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在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二是贸易逆差较大,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我们目前国际贸易市场均以廉价销售加工产品和高价购买国外产品为主。输出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产品,资金、知识密集型的贸易输出占比偏低。
三是对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认识不到位。一谈到贸易,大多认为就是产品,比如服装,比如食品等等,而对关于技术,关于教育等抽象和虚拟的产品不够重视。
一是进一步在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调整,做出新业态。同时大力推进自产自销,鼓励购买国内生产的产品。国内的产品(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服装)质量应当达到出口的标准,包括在国内市场上的产品的定价也参照出品的标准价格执行。
二是要促进服务出口与进口相协调,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各类出口企业形成理性有序的出口模式,鼓励企业主动自主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技术和专业增加出口盈利,降低贸易顺差。着力引进国际型的贸易人才,切实落实的相关优惠政策,打造各类相关联贸易聚集区,构建新时代的贸易新格局。
三是要在教育、医疗、保险等多领域加大开放力度,构建贸易新业态。树立教育品牌,医疗品牌和保险品牌,将有特色的中国创造和制造的“教育品牌”等推广至国际市场。结合,将我国的教育文化等品牌先精准投放到发展中国家。
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内贸,特别是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在这个贸易的“寒冬”,建议政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和所得税的优惠及各种政策贴补等多项措施,从而加大对贸易类特别是出口企业的扶持。同时要着力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发展,利用线上平台的推广积极促成跨境消费、展开商业流动,突破以往概念性的思维,实现中国贸易服务的新突破,做大做强中国多维度的贸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