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四五”规划中美丽中国的目标

来源:  时间:2020-11-04  点击: 3516次
  十四五规划期(2021-2025年),是中国经济在全面小康基础上,迈向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历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非常重要的历史位置。

  期(2021-2025年),是中国经济在全面小康基础上,迈向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历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非常重要的历史位置。

  十四五规划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合理确定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随着经济增速向6%以下水平滑落,企业的效益情况明显恶化,就业压力增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困难普遍加大,银企间的债务关系趋向恶化。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增速如果突破6%继续下滑,有很大可能将滑出合理增长区间。

  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对企业、节能减排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将形成严重困扰和冲击。经济将面临全面衰退的风险。因此,必须科学判断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准确研判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从而正确确定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的增长目标和相应的增长速度。
 

  “十四五”规划中美丽中国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中的“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以生态环境优美为基本内涵和根本标志。
 

  “美丽中国”的环境指标体系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发布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5类指标。按照突出重点、群众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注重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结果性评估,分类细化提出22项具体指标,其中:

  空气清新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3个指标。

  水体洁净包括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3个指标。

  土壤安全包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5个指标。

  生态良好包括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水土保持率、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5个指标。

  人居整洁包括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个指标。

  国家发改委的评估指标体系特别强调,要兼顾全国通用性和地区差异性,综合考量各地区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实际,科学合理分解各地区目标,不搞一刀切。
 

  对“十四五”期间美丽中国目标的展望

  根据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指标的发展趋势,建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进一步提高85%;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PM2.5年均浓度将持续下降,平均值下降到30以下;水污染物大致在2020年前达峰,随后进入平台期。全国地表水监测的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例达到75%或以上,劣Ⅴ类比例进一步下降至小于3%的水平。

  在期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争取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再下降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提成放总量再减少15%,臭氧污染的控制要进入国家强制性的要求中。

  2035年我国环境质量将实现根本性好转。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有望全面实现达标(国家二级标准),大城市的臭氧污染要得到明显改善。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80%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推动“十四五”期间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举措

  实现“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一系列相应的战略举措。

  一是夯实数据基础。要加快改革生态环境质量类指标的统计核算监测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二是以评估指标体系为引领,发挥全国和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议每年对全国及31个省区市美丽中国建设总体进展情况进行重点评估。

  三是继续推进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以控煤、控油为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温室气体减排。

  四是更大力度推进建设。要以禁塑、垃圾分类为重要抓手,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潜在污染物的使用数量。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座谈会
下一篇:关于“十四五”规划中对贸易行业的建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